大国相关数据报告_免费下载-镝数聚dydata,相关行业数据电商,管理水平,国民支出,财务详细分析,零售,自然环境一、七普数据的五大特征1.公报数量更多,地区数据更细;2.人口总量超预期;3.出生人口下滑超预期;4.人口结构地区分化明显;5.城镇化率大超预期。二、人口总量:“越生越少”难逆转,十四五或达峰值(一)“越生越少”是一时还是趋势?我们倾向于认为是趋势性的,主要有四点原因:1.政策难阻出生颓势;2.人口进入现代型、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3.经济发展压抑生育;4.婚育年龄推迟。(二)生育政策能扭转局面吗?生育政策能扭转局面吗?效果或有限。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考虑到“全面二孩”生育小高峰如此短暂,放开三孩乃至全面放开的效果存疑。(三)中国人口何时达峰?可能就在“十四五”。预测在悲观情景下,2025年我国人口总量就将达峰。三、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深化,人口红利加速消失(一)人口老龄化两大特征:速度快叠加“未富先老”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全球,预计“未富先老”将成为长期人口国情。(二)人口红利消失多快?可与日本相当中国人口红利2011年来已趋消失,预计未来35年的消失速度和日本相当。四、人口冰山如何“偏航”宏观经济?(一)经济增长:供需两侧减速,应对“保质保量”人口红利的消失,一般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劳动人口负增长从供给侧降低潜在增长率,而总人口达峰后转为负增长,将从需求侧阻碍潜在增长率的实现。如何积极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的挑战?一是从数量角度,延迟退休+保障女性职场权益;二是从质量角度,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加大科技投入强度。(二)产业结构:迎接消费时代,挖潜“一老一小”老龄化程度加深伴随消费率上升。“一老一小”养老、托育产业潜力巨大。(三)利率通胀:一定下吗?主流观点基于拉姆齐模型(ramseymodel),认为潜在产出增长和均衡实际利率存在内在联系,老龄化降低潜在产出→压抑利率和通胀→长期利好债市。但通过复盘多个国家地区老龄化进程中的利率和通胀变化,我们倾向于认为:老龄化不一定导致利率下行,反而可能推高通胀。
最新图说查看更多

    "大国"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0-07-03
    一、七普数据的五大特征1.公报数量更多,地区数据更细;2.人口总量超预期;3.出生人口下滑超预期;4.人口结构地区分化明显;5.城镇化率大超预期。二、人口总量:“越生越少”难逆转,十四五或达峰值(一)“越生越少”是一时还是趋势?我们倾向于认为是趋势性的,主要有四点原因:1.政策难阻出生颓势;2.人口进入现代型、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3.经济发展压抑生育;4.婚育年龄推迟。(二)生育政策能扭转局面吗?生育政策能扭转局面吗?效果或有限。我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考虑到“全面二孩”生育小高峰如此短暂,放开三孩乃至全面放开的效果存疑。(三)中国人口何时达峰?可能就在“十四五”。预测在悲观情景下,2025年我国人口总量就将达峰。三、人口结构:老龄化加速深化,人口红利加速消失(一)人口老龄化两大特征:速度快叠加“未富先老”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全球,预计“未富先老”将成为长期人口国情。(二)人口红利消失多快?可与日本相当中国人口红利2011年来已趋消失,预计未来35年的消失速度和日本相当。四、人口冰山如何“偏航”宏观经济?(一)经济增长:供需两侧减速,应对“保质保量”人口红利的消失,一般意味着经济增长放缓:劳动人口负增长从供给侧降低潜在增长率,而总人口达峰后转为负增长,将从需求侧阻碍潜在增长率的实现。如何积极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的挑战?一是从数量角度,延迟退休+保障女性职场权益;二是从质量角度,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加大科技投入强度。(二)产业结构:迎接消费时代,挖潜“一老一小”老龄化程度加深伴随消费率上升。“一老一小”养老、托育产业潜力巨大。(三)利率通胀:一定下吗?主流观点基于拉姆齐模型(ramseymodel),认为潜在产出增长和均衡实际利率存在内在联系,老龄化降低潜在产出→压抑利率和通胀→长期利好债市。但通过复盘多个国家地区老龄化进程中的利率和通胀变化,我们倾向于认为:老龄化不一定导致利率下行,反而可能推高通胀。
    会员特惠
    客 服

    镝数聚官方客服号

    小程序

    镝数官方小程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