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人口"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1-22评估目的:以构建理想活力之城,促进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补短板扩内需为导向,以剖析城市活力要素、刻画城市活力图谱为手段,以提出一系列新技术支撑下的城市规划建设解决方案为落脚点,开展2020年度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评估对象:聚焦大城市和特大、超大城市,重点选取了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其他省会城市以及部分活力特色城市(21个),共计40个城市作为评估对象(评估城市列表见附录Ⅰ)。评估框架:以人的分布与流动为表征,聚焦产业、交通、文化等城市活力关键要素,形成围绕“人”的活力评估框架。与2019年相比,指标的选取上新增了“第三空间密度”、“TOD综合指数”等活力指标,减少了部分非年度敏感指标,形成2020年的城市活力评估框架(评估框架如图所示,评估指标表见附录Ⅱ)。评估方法:延续2019年多维聚类分析的方法,强调分级分类的差异化评估;同时增加对于指标间关联关系的探究,尝试解析城市活力图谱;在城市整体分析基础上,扩展了针对老城区、TOD、商业空间的三个专项评估,为构建理想活力之城,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建议及技术解决方案。城市整体评估结果,是综合考虑各类活力测度指标在40个评估城市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每个城市内部优劣势指标的构成关系而得到的聚类结果,以反映40个评估城市的差异化模式为主。
- 2020中国城市繁荣活力报告评估目的:以构建理想活力之城,促进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补短板扩内需为导向,以剖析城市活力要素、刻画城市活力图谱为手段,以提出一系列新技术支撑下的城市规划建设解决方案为落脚点,开展2020年度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评估对象:聚焦大城市和特大、超大城市,重点选取了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15个)、其他省会城市以及部分活力特色城市(21个),共计40个城市作为评估对象(评估城市列表见附录Ⅰ)。评估框架:以人的分布与流动为表征,聚焦产业、交通、文化等城市活力关键要素,形成围绕“人”的活力评估框架。与2019年相比,指标的选取上新增了“第三空间密度”、“TOD综合指数”等活力指标,减少了部分非年度敏感指标,形成2020年的城市活力评估框架(评估框架如图所示,评估指标表见附录Ⅱ)。评估方法:延续2019年多维聚类分析的方法,强调分级分类的差异化评估;同时增加对于指标间关联关系的探究,尝试解析城市活力图谱;在城市整体分析基础上,扩展了针对老城区、TOD、商业空间的三个专项评估,为构建理想活力之城,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建议及技术解决方案。城市整体评估结果,是综合考虑各类活力测度指标在40个评估城市中的相对位置以及每个城市内部优劣势指标的构成关系而得到的聚类结果,以反映40个评估城市的差异化模式为主。2020年发布时间:2021-08-30
- 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222022年发布时间:2023-02-01
- 2023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23年发布时间:2024-06-26
- 中国城市繁荣活力评估报告20192019年底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60%,按照全球城镇化发展规律来看,已经进入到城镇化的下半场,过去的城镇化与中国独特的工业化进程紧密关联偏向,通过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实现经济量的扩张,而城镇化下半场需要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2019年发布时间:2019-12-31
- 中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建设蓝皮书20232023年发布时间:2024-05-20
- 2020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历经300余年,从浅层利用到大规模开发,从解决城市问题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空间资源的集约复合利用已经被视作支撑城市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标准范式。2016—2019年以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地下停车主导的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每年以1.5万多亿人民币规模的速度增长,据保守估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地下空间开发直接投资总规模约8万亿人民币,为推动中国经济有效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中国已然成为领军世界的地下空间大国。2020年发布时间:2021-01-19
- 2023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2023年发布时间:2024-06-28
-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受疫情和春运影响,2020年Q1期间的全国总体迁徙规模较去年农历同期下降40%。全国迁徙规模指数以1月21日为分界点,由春运返乡期(1月1日-1月21日)的快速增长态势,转向疫情严控期(1月22日-2月9日)的断崖式下降,下降幅度为去年同期的58%。进入有序复工期(2月10日-3月31日),全国人口迁徙趋势徘徊一周后方才逐步上升,并于3月31日接近去年同期水平。2020年发布时间:2020-08-07
- 2022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2022年发布时间:2023-10-19
- 2020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公共版)报告汇集了2019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基础数据与核心指标,所涉内容不以时空界限为基准,全景式展示中国城市地下空间从顶层设计到行业与产业发展等各领域最新成就,通过关键数据与要素评价,揭示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在不同维度和层面的内在关联轨迹,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资源复合利用提供地下空间方面的专业意见。2020年发布时间:2021-03-16
- 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本文旨在基于百度地图开放平台海量位置大数据,客观反映全国城市人口活力和出行态势。2020年Q2全国总体迁徙规模恢复至去年同期近7成,各大城市的城内出行强度、人口吸引力持续复苏。2020年发布时间:2020-08-13
- 中国主要城市公园评估报告2021年发布时间:2022-05-10
- 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2020年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和《通勤时耗增刊》的发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幸福通勤”成为热议话题,报告的转载量超过千万次,主流媒体相继进行了专题报道,最高一篇阅读量达到5.1亿人次,连续多天进入微博热搜榜。“从人的视角审视城市空间,用数据给城市通勤画像”是通勤监测工作的初心。首期报告构建了9项通勤监测指标,从不同观察视角、用相同数据口径,呈现了36个中国主要城市的职住空间、通勤体验和交通服务特征。其中,“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作为衡量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目标被写入多项国家规划,“单程平均通勤时耗”、“5公里以内通勤比重”、“轨道800米覆盖通勤比重”作为衡量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被纳入“2021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2021年发布时间:2021-08-12
- 中国城市双碳指数(2021-2022)2021-2022年发布时间:2023-11-24
- 中国主要城市公园周边活力评估报告(2023年)2023年发布时间:2024-07-25
- “人口十强城市”格局重塑随着地方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陆续公布,“人口十强城市”最新格局终于落定。城市进化论对此进行分析整理、详细解读。2010-2020 年发布时间:2021-07-20
- 2020中国城轨TOD指数成果报告TOD理念是利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交通带动效应,主动引导土地利用开发,促进区域空间合理有序发展,形成布局紧凑、功能复合多样的人性化区域空间形态,其“T”包含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到BRT乃至常规公交的各类公共交通模式。城市轨道交通TOD是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针对多个主要轨道交通站点及其周围地区(社区)的开发建设,形成城市广域范围的居住、商业、商务、休憩等多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等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配置,是一种点(轨交站点)面(周围社区)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在研究方法方面,针对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特点,本研究按照站点-线路-城市层面的实际应用需求构建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基于站点构建TOD指数,结合理论和政策研究,创新采用大数据手段,综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进行系统分析研究。2020年发布时间:2021-07-06
- 中国城市更新论坛白皮书(2022)——《片区更新统筹主体的作用及机制》2022年发布时间:2024-07-25
- 2019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报告选取了了中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力及夜间消费活力力状况。2019年发布时间:2020-02-29
- 谁是东北下一个千万人口城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减少1101万人,占全国比重由8.18%降至6.98%。东北三省最新人口格局已然明朗。7个城市人口净流入,谁是东北下一个千万人口城市?城市进化论对东北三省人口格局进行分析整理、详细解读。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