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07-29第一部分 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
2014年,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有所下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基本维持稳定,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污染仍较为严重。据统计,2014年全国环境噪声投诉占环境投诉总数的比例为56.4%,较2013年有所上升。
1 声环境质量
1.1 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
2014年,全国32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监测,共布设了55425个监测点位。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级的城市有6个,占1.8%;二级的城市有234个,占71.6%;三级的城市有86个,占26.3%;四级的城市有1个,占0.3%。
全国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1dB(A),达到二级水平。
根据对全国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监测结果的声源分析,在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中,交通噪声占24.5%,工业噪声占12.7%,施工噪声占4.7%,社会生活噪声占58.1%。
2010年以来,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属于一级和四级的城市比例分别下降了4.2和0.6个百分点,属于二级和三级的城市上升了3.9和0.6个百分点。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有所下降。
1.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2014年,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强度为一级的城市有224个,占68.9%;二级的城市有91个,占28.1%;三级的城市有6个,占1.8%;四级的城市有3个,占0.9%;五级的城市有1个,占0.3%。
【更多详情,请下载:2015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
- 2015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4年,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2014年,各省(区、市)制定印发了26部噪声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颁布了14项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与规范类标准。2014年,全国工业噪声污染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总数分别为5951个和6597个,噪声污染治理投资总计为1.10亿元,较去年的1.76亿元有所减少,减少37.9%。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级噪声管理机构共451个,噪声监测机构共502个。全国有18个省(区、市)建设了662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 2014年,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开展了噪声达标区建设,共建成达标区1974个,覆盖面积1.4万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超过2.4亿人。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主要处于二级和三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主要处于一级和二级,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污染仍较为严重。据统计,2014年全国环境噪声投诉占环境投诉总数的比例为56.4%,相比2013年上升了16.6个百分点。在环境噪声投诉中,社会生活噪声类占60%,建筑施工噪声类占29%,工业企业噪声类占9%,交通噪声类占2%。2014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16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2015年,国家、地方颁布了9部环境噪声相关标准规范,各省(区、市)制定印发了29部噪声污染防治相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015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7911个点位。全国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平均值为54.1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7.0dB(A),4a类功能区(即: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污染仍较为严重。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建设了1556个噪声自动监测站点。其中,2015年新建894个。 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环保部门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35.4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35.3%),办结率为99.5%。其中,工业企业噪声类占16.9%, 建筑施工噪声类占50.1%,社会生活噪声类占21.0%,交通噪声类占12.0%。 2015年,环境保护部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59个,其中有131个项目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影响,噪声污染防治费用为42.2亿元。全国老工业噪声污染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总数分别为86个和76个,噪声污染治理投资总计为2.79亿元。 2015年,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还开展了功能区划调整、新生产机动车型噪声型式检验、绿色护考、达标区创建等工作,为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2015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22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3-03-14
- 201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使我国的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国家相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底,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21部;人民政府制定规章14部;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其它规范性文件3部,共计38部。其中,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综合类32部;单项类6部,涉及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固定源噪声等。截至2010年底,已颁布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与规范类标准20项,目前正在制定修订的环境噪声类标准14项。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社会环境建设进步明显。全国已建成的噪声达标区个数和面积由2002年的2463个、13332.4平方公里,上升到现在的4037个、28875.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14个省级环保部门开通了“12369”环保举报热线;365个地市级环保部门、2218个区县级环保部门也开通了热线,开通率分别达91%和79%;1891个环保部门实现了24小时人工接听。同期,全国工业污染源噪声治理投资总计达到90906.6万元,工业企业噪声基本实现达标排放。 “十一五”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国家与地方开展噪声科研项目62项,投入噪声污染防治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2010年全国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总数已超过600家,从业总人数超过2.4万人,行业总产值超过110亿元,年均增长约10%。 我国城市区域与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呈逐年好转趋势,但从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情况来看,我国城市道路两侧区域夜间声环境质量较差,2010年达标率仅为37.3%。 “十一五”期间,全国环保系统各年噪声污染来信投诉平均达到250000件左右。其中,2009年反映噪声污染问题的来信与来访批次分别占涉及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总批次的36%和26%,居各类污染信访比例的第二位。2010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13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推动环保工作上台阶的重要一年。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国家相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2012年,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1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规章24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其它规范性文件12部,共计37部。截至2012年底,已颁布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与规范类标准21项。 2012年,全国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总数分别为5390个和5565个,其中噪声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分别为105个和113个,分别占项目总数的1.9%和2.0%。全国施工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500.5亿元,其中噪声治理投资总计为1.2亿元,较去年的2.2亿元,减少45.5%。 2012年,环境保护部正在开展的噪声科研项目10项,通过验收的噪声科研项目3项;地方共计开展噪声科研项目9项。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家噪声振动标准、规范研究;声环境功能区划;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研究;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研究及噪声地图研究等。 2012年,全国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总数约900家,从业总人数约3万人。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行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其中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的产值约为92亿元。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环保部门没有设立专职部门或安排专职人员开展环境噪声监管工作。截至2012年底全国噪声管理专职人员数量为368个,兼职人员数量为3297个;噪声监测专职人员数量为608个,兼职人员数量为2638个。 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建成的噪声达标区个数和面积为1166个和10132.2平方公里,覆盖人口数11048.4万人。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主要处于二级和三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绝大部分处于一级和二级,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污染较为严重。2012年,我国环境噪声投诉数据占环境投诉总数的比例约为42.1%,回复率为100%。在环境噪声投诉中,各类噪声污染投诉构成为:生活噪声占65.4%,施工噪声占25.0%,工业噪声占7.4%,交通噪声占2.2%。2012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14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3年,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国家相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2013年,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1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规章18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其它规范性文件9部,共计28部,涉及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多个方面。截至2013年底,已颁布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与规范类标准22项。 2013年,全国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总数分别为5539个和5958个,其中噪声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分别为91个和93个,分别占项目总数的1.6%和1.6%。全国施工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849.66亿元,其中噪声治理投资总计为1.76亿元,较去年的1.16亿元,增长51.7%。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级噪声管理机构共395个,噪声管理专职人员共689人,兼职人员共1379人;噪声监测机构共541个,噪声监测专职人员共1780人,兼职人员共3501人。 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1012个噪声达标区,覆盖面积10993.8平方公里,覆盖人口数20258.7万人。全国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主要处于二级和三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大部分处于一级和二级,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污染较为严重。据统计,全国环境噪声投诉占环境投诉总数的比例约为39.2%。在环境噪声投诉中,各类噪声污染投诉构成比例为:建筑施工噪声36.4%,社会生活噪声31.9%,工业企业噪声20.3%,交通噪声11.3%。2013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2016年共印发29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规、规章和文件。全国已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市(州)新增2个,13个省(区)所辖的25个市开展了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工作。 2016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119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点次总达标率为92.2 %,夜间监测点次总达标率为74.0 %。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0 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为66.8 dB(A)。 2016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52.2万件(占环境投诉总量的43.9 %),办结率为99.1%。其中,工业噪声类占10.3%,建筑施工噪声类占50.1%,社会生活噪声类占36.6%,交通运输噪声类占3.0%。 2016年,各级地方政府还开展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绿色护考”行动等工作,为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2016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12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1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开局之年,环保工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等重大机遇和挑战。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国家相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2部;地方人民政府制定规章6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其它规范性文件8部,共计16部。截至2011年底,已颁布环境噪声监测方法与规范类标准21项。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建成的噪声达标区个数和面积为1382个和7161.17平方公里,覆盖人口数量为6189.149万人。《中国环境统计年报》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总数分别为9257个和7005个,其中噪声治理施工项目和竣工项目分别为175个和146个,分别占项目总数的1.9%和2.1%。全国施工项目本年完成投资合计4443610.1万元,其中噪声治理投资总计为21622.5万元,较去年增长4.2%。 据统计,2011年,环境保护部正在开展的噪声科研项目9项,已通过验收的噪声科研项目5项;地方共计开展噪声科研项目22项,共计投入噪声污染防治科研经费1216.56余万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声环境功能区划;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研究;噪声地图研究;噪声自动监测技术研究等。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统计,2011年全国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相关产业和工程技术服务的企业总数接近1000家,从业总人数超过3万人。相关行业总产值超过1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约26%。噪声控制工程与装备年产值为85亿元。 总体上看,2011年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主要处于二级和三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绝大部分处于一级和二级,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污染较为严重。 据统计,2011年我国各类噪声污染投诉构成为:交通噪声占7.3%,工业噪声占14.6%,施工噪声占41.2%,生活噪声占36.9%。2011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19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护和改善声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 2018年,全国共发布203份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规、规章和文件,有75个市(州、盟)、223个县(区)开展并完成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 2018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和夜间)和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昼间和夜间)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736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2.6%,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73.5%。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4dB(A),夜间为46.0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0dB(A),夜间为58.1dB(A)。 2018年,全国“12369环保举报联网管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涉及噪声的举报占比为35.3%,仅次于大气污染,排第2位。在全国噪声问题举报中,施工噪声扰民问题以43.0%的比例占据首位。 2018年,各级地方政府还开展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绿色护考”行动等工作,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为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2018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18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护和改善声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不断加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力度。2017年,共印发185份有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规、规章和文件,7个城市首次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16个省(区)所辖的29个城市完成了声环境功能区调整工作。 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669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92.0 %,夜间监测总点次达标率为74.0 %。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9 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7.1 dB(A)。 2017年,全国各级环保部门共收到涉及环境噪声的投诉55.0万件(占环保投诉总量的42.9 %),办结率为99.7 %。其中,工业噪声类投诉占10.0 %,建筑施工噪声类投诉占46.1 %,社会生活噪声类投诉占39.7 %,交通运输噪声类投诉占4.2 %。 2017年,各级地方政府还开展了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绿色护考”行动等工作,针对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为改善声环境质量提供了保障。2017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20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9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和昼间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三项监测工作,共监测79079个点位。全国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总点次达标率为92.4%,夜间总点次达标率为74.4%;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4.3dB(A),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6.8dB(A)。2020年发布时间:2020-11-16
- 2023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年发布时间:2024-01-04
- 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七期):谁在污染太湖流域?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七期):谁在污染太湖流域?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流域内养育了三千多万人口,支撑了中国最有活力的经济中心。但太湖流域内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其中发达的IT电子产业造成的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调研,环保组织发现太湖流域的部分企业大量排污,造成太湖支流部分河段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严重超标,而这些污染最终可能影响流域内的环境和公众健康。 在对皇仓泾河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来自当地的环保组织绿色江南发现,富士康两个厂区之间的内河有大量废水排入,并每日通过泵站排向皇仓泾河。所排废水味道刺鼻,水体发黑,泡沫浓厚。现场取样的检测结果显示,镍的浓度达到2060毫克/公斤,超过限值近40倍。 在绿色选择联盟就IT产业污染开展的前期调研中,就曾经涉及到娄下河两岸的企业排污,以及当地居民健康影响问题。为了进一步确定娄下河的污染状况和污染源头,绿色江南先后22次前往娄下河排污现场调研,最终发现了河底的排污管道。 现场取样的检测结果显示,底泥中的铜含量高达21600毫克/公斤,镍含量高达797毫克/公斤,分别超出超出 NOAA泥沙质量标准 ERM限值80倍和15倍。 绿色江南于2013年7月15日、16日,就企业周边水体污染和社区投诉等问题分别致信富士康科技集团和鼎鑫电子等,希望企业能够作出公开说明,两家企业拒绝接收,后传真/Email 后也没有任何回应。 【更多详情,请下载: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七期):谁在污染太湖流域?】2013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ChatGPT布局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行业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战略等实战研究成果,为企业在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2023年发布时间:2023-08-12
- 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AI布局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行业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战略等实战研究成果,为企业在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2023年发布时间:2023-08-12
- 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五期)——苹果的另一面2:污染在黑幕下蔓延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五期)——苹果的另一面2:污染在黑幕下蔓延 而名幸电子位于武汉的PCB 工厂排放量更大,工厂旁的南太子湖受到严重污染,经检测该企业旁边的排水渠水体中含有重金属铜和镍,均为该PCB厂的指标性污染物。南太子湖与排水渠相连部分的底泥中铜的含量竟高达4270毫克/公斤,比长江中游主要湖泊底泥中铜的含量高出56—193倍。 苹果供应链的大量排放,对公众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危害。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多家苹果的疑似供应商成为当地社区集中投诉的对象。位于昆山的凯达电子和鼎鑫电子因废气排放而被当地居民反复投诉,小区居民担忧儿童健康受到损害;而紧邻企业的村庄更是出现了癌症高发现象,无助的村民们手持污水水样,跪求制止企业污染。 位于山西太原的富士康科技产能巨大,且涉及金属表面处理等重污染工序。近年来当地居民反复投诉富士康排放刺激性气体,导致附近居民常常感到刺鼻、眼睛流泪、不敢开窗户。当地政府多次要求该企业控制污染物排放,但扰民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危险废物不仅会使人畜中毒,还可以通过雨雪渗透污染土壤、地下水,由地表径流冲刷污染江河湖海,从而造成长久的、难以恢复的后果。苹果公司一味回避,不愿履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可能导致供应链大量危险废物流失,最终给中国的环境和公众健康埋下长期隐患。 【更多详情,请下载: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五期)——苹果的另一面2:污染在黑幕下蔓延】2021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营销技巧与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行业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战略等实战研究成果,为企业在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2023年发布时间:2023-10-24
- 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口碑营销引流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行业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战略等实战研究成果,为企业在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2023年发布时间:2023-10-22
- 噪声与振动控制企业做好本地营销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行业发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市场竞争战略等实战研究成果,为企业在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2023年发布时间:2023-10-06
- 丰田汽车供应链污染调研2:丰田汽车打破沉默,更多污染问题待跟进2016年9月20日,环保组织绿色江南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共同发布调研报告,关注丰田汽车在华供应商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丰机械”〉废气超标排放,恶臭扰民的问题。2016年发布时间: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