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发展前景"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0-31针对此问题,建议主管部门在下一履约期建立碳强度、碳总量双目标控制的弹性机制。具体说来,主管部门在配额分配决策之前,应当对各纳管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排放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对行业的景气程度、盈利能力、市场空间变化、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绝对值、主营业务结构、企业并购重组和解体分立等情况的变动予以高度关注,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的理性预测,对行业和企业进行准确归类和测算,制定公平合理的总量和强度双目标。每期履约时,对企业总量和强度目标进行双重考核,只有总量和强度都下降的企业才直接判定企业目标达成,其他情形均要求企业提交的一定的额外配额。
- 关于碳交易对经济、能源、环境影响的研究深圳市碳交易体系与世界已有体系不同,它是基于排放强度控制,总量是可规则性调控的。在这种机制下,当碳目标强度确定后,若企业工业增加值不断变大,那么碳总量也会增大,但是这与企业节能减排成效并无关联。前文详细阐述了这种缺乏弹性的制度使得总量控制目标和实施效果产生不确定性的表现。2014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总量&行业联合报告:“碳中和”发展前景与市场影响展望疫情后期全球经济重启,存在天然的设备购置和更新契机。海外发达经济体乘“宽松”东风,抓紧推动经济“更新”计划,美版“四万亿”计划蓄势待发,“欧洲地平线”第一期框架即将公布,中国“十四五”期间也将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27
- 2022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2-07-15
- 海防市发展前景在过去的十多年,随着外国直接投资资金不断涌入北部,海防市迅速成为焦点,它提供给企业畅通发展全球业务的基础,同时创造了可预见的机遇。基于该背景下,该报告将重点分析海防市如何加速成为国际认可的工业贸易中心和越南北部发展的驱动力。2019年发布时间:2019-12-03
- 通信设备行业深度研究:3060双碳目标+平价上网趋势下,未来海风发展前景可观2022年发布时间:2022-01-20
- “双碳”月报:碳中和板块“降温”,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步发展2022年发布时间:2022-01-28
- 中国绿色预算发展前景研究2024年发布时间:2024-09-25
- 中国碳衍生产品交易定义文件(2023)2023年发布时间:2024-07-26
- 中山市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政策建议中山市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我市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意见》中提出“实施低碳娀市建设”的具体内容,发布了《中山市“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等低碳相关政策。2013年,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选定了一批低碳镇区、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目前这些试点正在进行相关行动,例如编制低碳园区/镇区实施方案、编制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企业节能改造、推广屋顶光伏发电等。2014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碳交易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测算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可能对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并为商业银行识别和量化碳交易带来的信用风险提供一套工具。报告首先提出了碳交易压力测试的主要背景与思路;其次针对火电行业,运用工商银行的数据测算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压力情景下信用风险的大小;最后,结合测试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和下一步研究方向。2019年发布时间:2020-01-14
- 2023年中国碳金融创新发展白皮书2023年发布时间:2024-02-20
- 碳交易专题报告:全国碳市场上线倒计时,详解国内外碳交易机制碳定价指的是确定温室气体排放者应为排放一定量的温室气体的权利应支付多少费用。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均可以提供明确的碳价,目的均是将碳排放带来的负外部性内部化,体现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27
- 2023碳普惠发展白皮书2023年发布时间:2024-06-26
- 碳交易带来的机遇,还是挑战本刊物概括国家发改委﹑省及各级地方政府﹑碳交易中心﹑第三方核查机构﹑控排企业和绿色金融服务机构六个中国碳排放相关方的工作重点,以协助企业探讨与各相关方的合作,并提出企业可如何评估碳交易对企业的影响和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毕马威中国商业报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团队可如何在战略,合规,报告和财务方面提供协助。2017年发布时间:2021-05-24
- 2023航空零碳必由之路:下一代可持续航空煤油技术发展前景报告2023年发布时间:2024-05-06
- 碳中和专题:我国碳交易发展进展及其对企业信用风险影响研究2023年发布时间:2023-08-17
- 中诚信国际:金砖国家发展前景及合作机制探析本文试图在回顾和梳理金砖国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聚焦后疫情时代金砖国家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前景,并在新的时点看待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2021年发布时间:2021-05-08
- 碳排放权交易框架发改办⽓候[2011]2601号,七地试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东/深圳;国发[2011]41号,“⼗⼆五”控制温室⽓体排放⼯作⽅案;202103,两会及2035纲要,提出碳达峰及碳中和⽬标;全国市场⽴法提速;新条例后不再建设地⽅市场,存量市场逐步纳⼊全国市场。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20
- 碳交易市场专题研究报告:海外经验、发展趋势及市场空间碳交易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正迅速发展。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碳交易体系发展迅速,各国及地区开始纷纷碳交易体系,当前还未形成全球范围内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欧洲,欧盟碳市场是碳交易体系的领跑者;在北美洲,当前是多个区域性质的碳交易体系并存的状态;在亚洲,韩国是东亚地区第一个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国家,中国也开始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在大洋洲,仅剩新西兰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我国参与碳排放交易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CDM项目阶段(2005-2012):CDM项目为我国参与碳交易的主要方式,项目最主要集中于风能、水力等领域;2)碳交易试点阶段(2013-2020):9个区域试点先后开启,CCER在试点地区参与交易,各试点抵消比例在5%-10%之间,CCER累计成交量近3亿吨;3)全国碳交易市场阶段(2021年后):暂行条例取消核证减排抵消比例的量化指标,重新纳入自愿减排核证机制。发展趋势:1)试点有序退出:2021年6月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试点地区行业及单位逐步纳入全国市场;2)政策趋严:当前碳市场处于温和过渡阶段,后续政策控排力度逐渐趋严;3)行业扩充:行业有望从电力逐步扩展至石化、钢铁、化工等行业;4)有偿分配逐步开启:碳交易市场配额由免费分配逐步向有偿分配倾斜;5)CCER重启:CCER相关方法学、项目等将重新开启申请审核,通过增大抵消比例扩大减排量市场;6)碳金融市场逐步完善:交易产品由现货逐步向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扩展;7)碳市场空间规模:碳交易市值空间将达到40-120亿元/年之间,期货市场规模在400-3600亿元/年之间。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进程逐步推进,碳交易市场将从区域试点阶段转变为全国交易阶段。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高排放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排放配额的市场化交易手段为其提供安排动力及经济性支撑,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企业也将受益于自愿核证机制的推广,通过CCER交易实现企业价值重估,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企业、高排放龙头企业及碳金融领域的相关投资机遇。2021年发布时间:2021-06-07
- 全球主要交易所业务发展模式研究2000年后,全球的不少交易所纷纷上市﹐并掀起一轮并购狂潮,IT技术加速发展,交易的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这些因素都对交易所业务模式产生了直接影响。不少交易所日趋综合化,以股票现货交易为主的传统交易所或并购衍生品交易所、或被衍生品交易所并购,同时,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将清算纳入业务范围。可以说,全球主要交易所的业务模式在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上都有较大突破。2015年发布时间: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