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老人的调查报告"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1-26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
我国自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日益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老龄化工作作出批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养老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看,相对于广大国民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而言,目前我国养老供给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严重影响着我国养老金体系安全以及老年群体的经济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下,利用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媒介作用提高老年收入保障,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与国民养老福祉。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金融基础数据缺乏,这不仅制约相关研究的深化,影响宏观养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也制约相关研究迈向深化。同时,微观数据的缺乏也不利于金融机构开发相关产品以满足广大国民养老金融需求。在此背景下,作为长期关注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智库,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从2017年开始将建设国民养老金融数据库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程,调动各种调研渠道,持续开展中国养老金融调查,从国民金融基础知识与风险认知.养老金融知识与教育认知.养老金融行为与偏好等不同视角出发,了解当前国民养老金融知识及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微观数据,为金融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更多详情,请下载: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
-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本文通过探究城镇居民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认知和参与情况、养老金融基础知识与风险认知、养老金融行为与偏好等,试图描绘出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现状。该项目主要从需求元的角度,找出当前养老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探寻提高居民养老保障广度和深度的可行为法,为今后我国养老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和科学建议。这对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高现在和未来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国民老年生活的幸福度,以及推选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发布时间:2020-10-19
-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2023年发布时间:2024-06-18
- 调查推介: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2022年发布时间:2023-04-19
- 2017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我国自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严重影响着我国养老金体系安全以及老年群体的经济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下,利用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媒介作用提高老年收入保障,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与国民养老福祉。2017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22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2-12-27
- 2023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2023年发布时间:2024-03-22
-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3-04-27
- 2018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不少年轻人期待政府养老金成为养老主要支撑来源,但却对养老金制度知之甚少,蚂蚁财富宣布近期将上线为用户基于开放+AI技术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用户通过“养老账户”能够看到养老基金、社保、医保、养老投教等内容和资讯,未来还会有养老规划小工具等与养老有关的丰富服务内容,年轻用户的养老期待和养老规划行动存在差距,蚂蚁金服希望通过利用AI技术提供方便快捷的养老服务,让用户能够提早认识到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并利用蚂蚁财富提供的个性化养老服务便利地进行养老准备。2018年发布时间:2020-08-07
- 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2023年发布时间:2023-11-24
- 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已意识到为未来规划和储蓄的重要性,尽管受访者在“做好养老准备”方面仍存较大阻碍,而且相对来说女性面临的挑战更大,但是与去年相比仍然出现许多积极的变化和增长的迹象,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已经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相较于去年的46%有所上升,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从44%增长到48%。整体而言,受访者普遍想更早退休,他们的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57.6岁降至55.8岁。2019年发布时间:2020-05-18
- 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2021年发布时间:2021-11-17
- 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赡养纠纷2017年发布时间:2021-12-29
- 2022中国中青年养老成熟度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3-01-05
- 《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9期《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9期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峰会,我谨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海峰会的召开以及《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的顺利发布表示祝贺!在今年疫情环境下,董老师和50人论坛一直在通过专题研讨会、线上论坛、直播等各种形式持续开展养老金工作,协会也围绕养老金资产配置和长期考核推出了多篇专题研究,我最近也接受媒体采访,讲养老金和养老目标基金。对于养老金事业的热情,大家从未停止过。 最近,伴随着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火热,大家对于参与资本市场的热情也非常高涨。我相信,关于“养老要投资”的认知,会越来越易于让老百姓接受。但是这种认知是在当前特定市场环境下短暂建立的,还是从根本上真的改变了,我想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在这个时点,论坛发布《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通过对12210份问卷中调查对象的不同省份城镇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进行分层筛选和分析,聚焦城镇居民的养老金融行为和偏好,对于我们了解真实的情况非常有帮助。结合这份报告,我谈几点体会: 最近在多个场合,我们都在谈如何培育健康的投资文化。我认为,当前我国的投资文化还汝有真正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国家的老百姓,不是“投资过度”、而是“投资不足”。大家的钱大多还在枕头底下睡觉,多年来还是存在银行的活期或定期存款里。报告数据显示,72.07%的调查对象都通过银行存款/理财进行养老财富储备。从余额宝的出现开始,大家逐渐发现通过货币基金理财的方式可以拿到和银行存款不一样的收益,慢慢认识了基金,认识了什么是净值,慢慢有了“投资”的概念。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9期】2020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8期《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8期 为了迎接中国长寿时代,夯实国民养老储备,8月22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0上海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顺利拉开帷幕。本次峰会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会议主题是“资产管理助力中国养老财富储备研讨会——暨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发布会”,与会嘉宾围绕制度推进、投资管理、反险控制等方面全面探讨深化养老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路径,来自政界、学界及行业嘉宾近200人与会,新华社、新浪财经、第一财经、腾讯财经、和讯财经、凤凰财经、同花顺iFinD、东方网、微博、ZAKER、今日头条等十余家平台同步在线直播。 出席本次会议的重要嘉宾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论坛核心成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主任陈向京,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有棠,论坛核心成员、上海市宝山区委原书记汪泓,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军,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副局长鲍淡如,论坛核心成员、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陈锦光,论坛核心成员、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论坛核心成员、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首任总裁冯丽英,论坛核心成员、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晖,还有其他论坛核心成员、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资产管理机构等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养老金融发展事业。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8期】2020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重解新老人的乐活篇章2024年发布时间:2024-10-31
- 《养老金融评论》2018年第9期《养老金融评论》2018年第9期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老龄化过程,养老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最严峻的矛盾和问题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要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参与其中,充分发挥金融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毫无疑问,人口老龄化将是未来数年中国社会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同时也会给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带来重要的战略机遇。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则,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衰老前没有做好准备,未备先老,老无所依。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而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刚超过1000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未富先老,措手不及。并且我国老龄化社会具备的以下特征,使得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更为严峻,处理起来更加复杂。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的“银发浪潮”来势汹汹。截止2017年末,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了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预计到 2030年,占比将提高到25%。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34.9%。即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其中,在2023年前后,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少儿人口,这是一个分水岭,标志着中国从主要抚养儿童的时代迈入主要赡养老人的时代,全社会的经济结构将迅速向老年化过渡。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18年第9期】2018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研究报告20222022年发布时间:2023-07-24
- 《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2期《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2期 众所周知,在国内,关于补充养老计划,有着五花八门的称谓,比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私人养老金等。这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比方,我国将私人部门的补充养老保险称为“企业年金”;而将公共部门的补充养老保险称为“职业年金”。然而,在欧洲国家,大多将雇主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均称为“职业年金”,很显然,这与我国的称呼是不一致的。 在美国,它将雇主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统称为“私人养老金”,然而,它有时又将公共部门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称为“公共部门养老金”,或者直接简称为“公共养老金”( public pension)。这种称呼方法又与OECD的习惯称呼相矛盾。 在OECD一年一度的养老金报告中,它对养老金的分类及称呼应该更有代表性,也更能让人接受。它在讨论第一、二、三支柱养老金的时候,总是习惯将第一支柱称作“公共养老金”(public pension),而将第二、三支柱合称为“私人养老金”( private pension)。 那么,如果接受OECD的分类与称谓,我们又该如何区分第二、三支柱养老金的称呼呢?我认为,区分第二、三支柱养老金的最根本标志,应该看雇主是否参与缴费:如果雇主参与缴费的,则应划入第二支柱;雇主不参与缴费的,则应划入第三支柱。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2期】2019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9期《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9期 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3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多于16岁以下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11.9%,远超7%的老龄化门槛。根据联合国老龄化社会认定标准,我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应对老龄化绘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挑战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在应对社会老龄化的理论研究中,养老金融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受到学界的关注。有学者提出养老金融的概念主要限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对养老金融理沦最初的界定也是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上,强调养老金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也有学者提出“老龄金融”的概念,认为老龄金融指年轻人口(60岁以下人口)在自己年轻时所做的各种资产准备,在进入老年以后将资产置换为可供享用的产品或服务的金融运作机制。姚余栋、王庚宇则认为养老金融是以养老为目的的金融活动的总和。随着学界对养老金融认识的深化,养老金融研究从养老金领域拓展到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可分为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具体来讲,养老金金融主要服务于养老金资产管理,养老产业金融研究金融如何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养老服务金融则研究金融机构参与设计与养老相关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9期】2019年发布时间: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