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1-212020年经济指标预测:政策缓释,经济维稳
核心内容:
1、2019 年国内经济:内外压力下的变革
2019年我国GDP增速保持前高后低的走势。在内外经济压力下,人民汇率下行,利率市场化深化,中美贸易谈判艰难进行,2019年是压力下变革的一年。
2、2020年:政策缓释,经济维稳
预期:1、中美贸易冲突暂缓;2、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3、工业利润增速下半年回;4、贷款利率继续下滑;5、去杠杆暂时告一段落。
3、2020 年经济指标预期
2020年经济增速仍然向下,2020年金融指标可能小幅回暖。新增的基建和制造业需要信货给予支持,同时房地产的稍有放松也会支持信贷回升。2020年如果资金投入较为缓慢, 那么GDP增速会跌破6% ,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会相应下滑。
(1)工业生产可能持平于2019年
工业生产2019年下滑,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下滑引起的。预计2020年制造业稍有好转,主要是受到中美贸易回暖的影响,同时一些下游的需求可能维稳。2020年库存在下半年可能反弹, 但库存周期仍然需要需求上行、金融周期配合,如果金融周期配合,那么2020年库存周期反弹幅度会更高则2020年工业增加值增速会超过2019年,反之, 2020年与2019年持平。
(2)社会署售消费:自然增长率下滑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居民收入减低带来消费增速的下滑。2019年居民收入下滑、房地产疲软带来的居民财富效应减弱以及居民房贷对消费贷款的挤压,共同带来了消费增速的下滑。
【更多详情,请下载:2020年经济指标预测:政策缓释,经济维稳】
- 2020年经济指标预测:政策缓释,经济维稳本文的核心内容:2019 年国内经济:内外压力下的变革,2020 年:政策缓释,经济维稳,2020 年经济指标预期等。2019年发布时间:2020-05-01
- 美国宏观经济手册:经济指标的内涵、应用与体系2019年发布时间:2019-07-17
- 大消费行业:经济指标延续改善,消费基础韧性仍强当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二季度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边际显著改善、同比转增,社零增速环比持续改善。可选消费边际呈现强恢复,衣食住行均走强且预计后续可持续;必选消费刚需属性凸显,药品、日用品同比加速增长;升级消费延续分化,博彩持续停摆,院线明确复工时间,线上板块受益、新业态加速。展望后市,国内可选消费有望边际持续恢复,但同时需注意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压力仍大、国内疫情存在反复及外部输入风险、消费信心仍偏弱,因此建议采取攻守兼备型策略。2020年发布时间:2020-09-10
- 货币政策系列之七:利率预测模型2.0之中国,基于全球经济指标本文在我们的利率预测模型1.0基础上进行改进,为利率预测模型2.0版本。对利率走势的判断目前集中于经验判断,我们尝试做一个量化方法判断。从全球市场来看,债券相对权益市场更反应经济基本面,我们利率预测模型的基本思路为运用全球经济指标对利率走势进行前瞻性预测。2020年发布时间:2020-07-21
- 货币政策系列之五:利率预测模型,基于景气和经济指标对利率走势的判断目前集中于经验判断,本报告尝试做一个量化方法进行判断。本报告利率判断主要选取景气指标体系和经济指标体系两种指标体系,利率走指标选取中债总净价指数。计算两种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在不同滞后期与中债总净价指数的拟合度,筛选出拟合程度较高的指标并给予不同权重。之后根据各指标走势判断未来3-6个月利率走势。2019年发布时间:2020-04-18
- 【清科快评】2020年Q1宏观经济指标解读突发的疫情面前,我国果断采取隔离措施。“停工停业抗击疫情,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安全”成为2020年开年首要任务。进入4月,我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多省市连续多日新增境内感染为0。武汉在封锁76天后迎来解封,方舱医院关闭,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送走最后一位患者,医护人员分批撤离武汉,归乡与家人团聚。我国抗疫之战正持续传来好消息。但全球疫情加速发展,美国、欧洲成为新冠疫情震中,印度的医疗卫生条件及人口密度令人担忧。随着我国海外游子返乡,新增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多,战疫远未结束。2020年发布时间:2021-08-20
-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人口年龄结构变迁是如何影响宏观经济指标的?2022年发布时间:2022-08-10
- 货币政策系列之八:利率预测模型2.0之美国和欧元区,基于全球经济指标本文根据利率预测模型 2.0,预测美国和欧元区利率走势。上篇系列七判断中国利率走势(利率预测模型 2.0 之中国:基于全球经济指标)。从全球市场来看,债券相对权益市场更反应经济基本面,我们的利率预测模型基本思路为运用全球经济指标对利率走势进行前瞻性预测。本文判断美国和欧元区利率走势。美国利率走指标选取美 10年国债,计算全球经济指标每个指标在不同滞后期与美 10 年国债的拟合度,筛选出拟合程度较高的指标并给予不同权重。之后根据各指标走势判断未来 1-2 个季度利率走势。欧元区选择欧 10 年公债,方法同上。2020年发布时间:2020-05-18
- 银行行业动态报告:经济指标与社融数据转弱,央行降息超预期2022年发布时间:2022-09-14
- 世界经济论坛-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宏观经济影响(英)2022年发布时间:2022-08-09
- 2021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第二季度《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正不断改善,但在一个极不确定的环境中,其发展轨迹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各国正处在不同的路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的使用和政府可用的财政资源。本期《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探讨了支持复苏的最重要力量,以及可能推迟或破坏复苏的重要发展和风险。本报告通过论坛的首席经济学家调查和与首席经济学家群体的磋商,汲取了一批领先的首席经济学家的共同意见和个人观点。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06
-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中国经济增长和周期性波动都是在结构性扭曲的大环境下出现的,扭曲虽然促成了中国经济在特定时期的高增长,但是却付出了效率、环境和可持续性的代价。“改革”一直是中国宏观论坛研究报告所秉承的逻辑。报告始终认为改革理顺宏观经济各组成部分关系和政策传导机制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报告不仅关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更加重视长期结构调整。 在方法论方面,宏观经济论坛研究报告一贯坚持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政府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不仅是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中国的经济政策不仅局限于总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微观结构性政策。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分配财政竞争也是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之一。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内生性特征,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所描述的从“外生随机冲击”到“内部扩散”的机制不同。2021年发布时间:2021-06-07
- 面向绿色经济决策的指标工具及实证研究本报告旨在提出适宜于中国国情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工具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为政府决策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响应。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绿色经济,正在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经济指标体系是评估进展、制定政策和指导实践的重要手段与前提。中国迫切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运用指标工具评估当前的绿色经济进程,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方案以促进国家和地方层面的绿色经济发展。2014年发布时间:2020-03-16
- 2021中期经济展望:预计中国经济2021年增长7.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昨日发布了最新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GDP增长率为5.5%,2022年为4%。到2021年年中,全球经济产出将超过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即便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许多国家的产出和收入到2022年底之前将维持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的预期水平以下。该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8%,2022年预计将增长4.9%。根据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在望,但更快、更有效地在全世界推广疫苗接种至关重要,同时要尊重必要的健康和社交隔离措施。近几个月来,许多行业的经济活动都有所回升,并适应了大流行的限制。疫苗的部署虽然不平衡,但最终将获得动力,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尤其是在美国)可能会极大地促进经济活动。《中期经济展望》呼吁加大疫苗接种力度,采取更迅速、更有针对性的财政刺激措施,以促进产出和信心,并维持对受疫情严重打击的人和企业的收入支持,同时为可持续复苏奠定基础。“速度是关键”,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说,“没有自满的余地。必须更快地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疫苗。这将需要比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更好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好地向前发展上,为所有人的繁荣和持久复苏奠定基础。”经合组织预测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为6.5%,自12月以来上调超过3个百分点,部分反映了现在计划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与疫苗接种的持续步伐,这也有助于提升全球的产出。在财政刺激水平较低、疫苗推广速度较慢的欧元区,《中期经济展望》认为GDP将增长3.9%,上调0.3个百分点。亚太地区的前景更加光明,多个国家有效控制了疫情,工业活动重获活力。中国今年的GDP增长预计为7.8%;日本为2.7%;韩国为3.3%;澳大利亚为4.5%。拉丁美洲和非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复苏可能会比较温和,因为疫苗部署缓慢,额外政策支持的空间有限。尽管《中期经济展望》称发达经济体的物价压力普遍保持温和,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改善将导致金融市场对通胀率上升的预期。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率可能进一步上升。几乎所有地区的公共债务水平都急剧上升,但大多数经合组织经济体的偿债成本继续得益于极低的利率,从而保护了财政可持续性。报告称,在经济仍然脆弱并受制于限制措施的情况下,政府为维护就业和企业提供的重要支持应继续保持。需要特别注意支持年轻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人,以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就业前景造成长期损害的情况再次发生。2021年发布时间:2021-06-02
- 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79期):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2023-2024年发布时间:2024-06-27
- 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14期)首先,与会嘉宾对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及全球资本市场变化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中银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疫情内生于经济,这导致抗疫经济政策变成了内生于经济的经济政策,衰退成了抗疫经济政策的基本代价,为了应对衰退进行的宏观安排已经扭曲。此外,人民币资产正逐渐成为锚。寻锚过程中,资金大进大出形成了新的市场风险,进行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应该提高警惕。同时,避险一定要坚持内循环,不仅要做好实体经济,而且也应该做相应安排。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认为,短期来看境外资本流入总体可控,不会导致输入型通胀和人民币过度升值。原因有三点:一是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实现常态化,二是食品价格因素影响过大,三是国际市场价格持续疲软会传导至国内。此外,从金融部门来看,对外金融负债基本稳定,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表现较为中性。2020年发布时间:2021-06-15
- 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21期)现在各国都在推动疫苗注射进程。从数据而言,全球经济已经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免疫,疫情再严重,也不能像第一波疫情那样给全球经济砸出“大坑”。美国疫情虽然高度发展,但经济仍在持续恢复,如最具前瞻性的ISM指数已逾60,过去两年来的最高值。客观上讲,一方面由于需求刺激的原因,且各国的封城锁国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各国开始实现远程供给的灵活性,这共同使经济对疫情实现了明显免疫。这是预判经济前景的最重要前提条件。即使近期疫情又出现发展,我们也不认为疫情会影响经济增长的大趋势,最多影响斜率。如果经济整体向上,就没有理由相信经济是通缩的,相反华尔街的人已开始考虑再通胀的可能性。2021年发布时间:2021-06-15
- 2023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度解读2023-2024年发布时间:2024-06-28
- 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28期)6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28期)于线上举行。百度APP、网易财经、和讯网、中国网、同花顺财经、好看视频等多家媒体平台线上直播,同时在线观看逾70万人次。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主持,聚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进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知名经济学家刘伟、顾海良、洪银兴、逄锦聚、黄群慧、刘元春联合解析。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20
- 2017-2018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报告在这样的导向下,稳不是简单的增速,而是能够持续提高人民获得感,经济稳为的是人民生活稳。民生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个方面是相对于2018年国内消费增速大幅放缓。这就需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人民获得感不足的地方就是需要加快补短板。 要经济平稳,需要处理好宏观“稳”和微观“活”的关系。首先,这二者并不是简单对等,并不是微观活就一定会保证宏观稳。其次,宏观稳和微观活可能存在着激励不兼容。最主要的是在宏观“稳”的导向下建立与市场微观主体相一致的协调机制,加快构建地方政府的正向激励机制。最后,宏观经济稳定是保证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核心是加快结构性调整和体制改革。这就要求宏观政策要与改革相一致。 这里面尤其要注意货币政策性需要在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重构。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依靠收入增长,此时简单以货币政策来调整结构往往会导致扭曲。货币政策还是要以优化经济环境为导向。未来,我国将会逐渐从收入增长为主导模式,走向价格为主导模式,更是需要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尤其要注意的是,未来需要以改革提高流动性供给渠道的透明性和效率。2017-2018年发布时间: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