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带"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1-2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研表现监测分析报告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并称为当代中国三大发展战略。持续监测分析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科研发展及变化趋势,对于摸清长江经济带科研家底,揭示长江经济带及其各省市在全国科研版图中的地位,进而加强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科研布局顶层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从数据上较为客观地反映长江经济带及其各省市的基础研究在我国科学大舞台上的表现,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的支持下,联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及科睿唯安组成课题组,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2009年至2018年十年间被Webof Science核心合集索引收录的科学论文,从整体研究、国际科研合作、重要成果和学科的规模与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等方面,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及其各省市在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版图中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
长江经济带基础研究稳步前进。整体发文全国占比由2009年的48.84%增长至2018年的52.12%,总被引次数及影响因子复合占比由2009年的48.57%增长至2018年的53.67%,国际科研合作、重要成果发文占比与影响也持续提升。
【更多详情,请下载: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研表现监测分析报告】
- 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研表现监测分析报告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京津冀协同发展并称为当代中国三大发展战略。持续监测分析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科研发展及变化趋势,对于摸清长江经济带科研家底,揭示长江经济带及其各省市在全国科研版图中的地位。2019年发布时间:2019-12-19
- 未来的人口变化会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人口结构变化首先影响经济潜在增速,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改变工资、利率趋势,加剧通缩风险,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恶化国际收支结构,增加政府财政压力,人口结构变化超预期,退休年龄延迟,65岁以上老年人劳动参与率提高,部分国内生产向海外转移。2020年发布时间:2020-10-19
- 阿里妈妈经营指南VOL.08-外出游玩热度攀升 升温经济带来新增量2024年发布时间:2024-08-30
- 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投资的经济影响评估(英)2013年,中国政府启动了全球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一带一路”倡议(BRI)。据估计,20年期间的投资计划将达到8万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为非洲、亚洲和欧洲的能源、电信和运输部门的项目提供资金。1目的是让这些基础设施项目增加区域连通性和经济一体化。截至目前,中国已将非洲55个国家中的43个列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的融资方式多种多样,从“一揽子贷款”、混合融资和无息贷款到以全商业利率资助的项目。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12
- “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中英双语)《“一带一路”经济学:交通走廊的机遇与风险》的研究报告指出,配套政策改革对各国能如果贸易便利度改善,贸易限制减少,共建“一带一路”经济体的实际收入可能达到原来的二至四倍;此外,加强劳动力流动、调整相关政策可确保收益得到更公平的分享。辅以深层政策改革以提高透明度,改善债务可持续性,减少环境、社会和腐败风险,“一带一路”倡议可加快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2019年发布时间:2020-02-27
- “一带一路” 城市互联互通指数2021年发布时间:2022-07-06
- 2021年“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洞察力报告2021年发布时间:2022-03-01
- 绿色“一带一路”典型项目案例库建设与应用研究中国“走出去”企业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生态环保和绿色产业合作项目不断落地,贏得各国广泛赞誉。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谋划建设绿色“一带一路”项目案例库,选取典型项目深入研究,总结和分享“一带一路”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经验,为更多“走出去”企业提供借鉴,在共建国家实践绿色发展。2021年发布时间:2021-11-08
- 通信行业专题研究:双碳&数字经济带动通信+能源等需求,精选穿越周期&高景气细分领域投资机会2022年发布时间:2022-05-25
- 中国—匈牙利投资合作报告: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新内涵2024年发布时间:2024-10-25
- 世界经济论坛-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宏观经济影响(英)2022年发布时间:2022-08-09
- 2023“一带一路”绿色交通案例报告2023年发布时间:2024-07-31
- “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2024年发布时间:2024-09-24
- 淘宝直播产业带社会价值研究报告20232023年发布时间:2024-06-25
- 2021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第二季度《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复苏势头正不断改善,但在一个极不确定的环境中,其发展轨迹存在很大差异。同时,各国正处在不同的路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的使用和政府可用的财政资源。本期《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探讨了支持复苏的最重要力量,以及可能推迟或破坏复苏的重要发展和风险。本报告通过论坛的首席经济学家调查和与首席经济学家群体的磋商,汲取了一批领先的首席经济学家的共同意见和个人观点。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06
- 2021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相继落实。2021年发布时间:2021-12-03
-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中国经济增长和周期性波动都是在结构性扭曲的大环境下出现的,扭曲虽然促成了中国经济在特定时期的高增长,但是却付出了效率、环境和可持续性的代价。“改革”一直是中国宏观论坛研究报告所秉承的逻辑。报告始终认为改革理顺宏观经济各组成部分关系和政策传导机制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报告不仅关注短期宏观经济政策,更加重视长期结构调整。 在方法论方面,宏观经济论坛研究报告一贯坚持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政府在中国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政府不仅是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中国的经济政策不仅局限于总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微观结构性政策。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分配财政竞争也是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之一。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具有内生性特征,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所描述的从“外生随机冲击”到“内部扩散”的机制不同。2021年发布时间:2021-06-07
- 2021中期经济展望:预计中国经济2021年增长7.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昨日发布了最新的中期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GDP增长率为5.5%,2022年为4%。到2021年年中,全球经济产出将超过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即便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许多国家的产出和收入到2022年底之前将维持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前的预期水平以下。该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8%,2022年预计将增长4.9%。根据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复苏在望,但更快、更有效地在全世界推广疫苗接种至关重要,同时要尊重必要的健康和社交隔离措施。近几个月来,许多行业的经济活动都有所回升,并适应了大流行的限制。疫苗的部署虽然不平衡,但最终将获得动力,政府的财政刺激措施(尤其是在美国)可能会极大地促进经济活动。《中期经济展望》呼吁加大疫苗接种力度,采取更迅速、更有针对性的财政刺激措施,以促进产出和信心,并维持对受疫情严重打击的人和企业的收入支持,同时为可持续复苏奠定基础。“速度是关键”,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说,“没有自满的余地。必须更快地在全球范围内部署疫苗。这将需要比我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更好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好地向前发展上,为所有人的繁荣和持久复苏奠定基础。”经合组织预测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为6.5%,自12月以来上调超过3个百分点,部分反映了现在计划的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与疫苗接种的持续步伐,这也有助于提升全球的产出。在财政刺激水平较低、疫苗推广速度较慢的欧元区,《中期经济展望》认为GDP将增长3.9%,上调0.3个百分点。亚太地区的前景更加光明,多个国家有效控制了疫情,工业活动重获活力。中国今年的GDP增长预计为7.8%;日本为2.7%;韩国为3.3%;澳大利亚为4.5%。拉丁美洲和非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复苏可能会比较温和,因为疫苗部署缓慢,额外政策支持的空间有限。尽管《中期经济展望》称发达经济体的物价压力普遍保持温和,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改善将导致金融市场对通胀率上升的预期。在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胀率可能进一步上升。几乎所有地区的公共债务水平都急剧上升,但大多数经合组织经济体的偿债成本继续得益于极低的利率,从而保护了财政可持续性。报告称,在经济仍然脆弱并受制于限制措施的情况下,政府为维护就业和企业提供的重要支持应继续保持。需要特别注意支持年轻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人,以避免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这些弱势群体的就业前景造成长期损害的情况再次发生。2021年发布时间:2021-06-02
- 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79期):2024年的经济增长点2023-2024年发布时间:2024-06-27
- 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第14期)首先,与会嘉宾对疫情冲击下国际资本流动及全球资本市场变化产生的影响展开讨论。中银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疫情内生于经济,这导致抗疫经济政策变成了内生于经济的经济政策,衰退成了抗疫经济政策的基本代价,为了应对衰退进行的宏观安排已经扭曲。此外,人民币资产正逐渐成为锚。寻锚过程中,资金大进大出形成了新的市场风险,进行海外经营的中国企业应该提高警惕。同时,避险一定要坚持内循环,不仅要做好实体经济,而且也应该做相应安排。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认为,短期来看境外资本流入总体可控,不会导致输入型通胀和人民币过度升值。原因有三点:一是我国货币政策已经实现常态化,二是食品价格因素影响过大,三是国际市场价格持续疲软会传导至国内。此外,从金融部门来看,对外金融负债基本稳定,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表现较为中性。2020年发布时间: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