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程序"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0-302016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监测到用户手动放行恶意程序500余万次,涉及恶意程序样本3万余个,平均每个此类恶意程序样本可以成功攻击160余台普通个人电脑;通过对3万余个被用户手动放行的恶意程序样本的抽样分析统计显示,恶意程序最喜欢伪装的形式是游戏外挂为31.7%。其次,贪便宜软件为19.9%,色情播放器为11.9%;恶意推广是欺骗性恶意程序攻击的首要目的,46.4%的欺骗性恶意程序会在用户电脑上进行恶意推广,其次,远程控制为18.2%,盗号为13.2%,钓鱼充值为9.7%,窃密和窃隐私类木马为3.9%,敲诈者病毒为2.8%;在伪装成常用程序与文件的恶意程序中,约43.5%是伪装成了常用程序(系统组件、Flash插件、应用程序安装包)。56.5%伪装成了各种文档或文件。其中,伪装成办公文档的约总量的占34.9%,伪装成压缩包的约占17.1%,伪装成图片的约占4.5%。
- 2016中国电脑恶意程序伪装与欺骗性研究报告2016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监测到用户手动放行恶意程序500余万次,涉及恶意程序样本3万余个,平均每个此类恶意程序样本可以成功攻击160余台普通个人电脑;通过对3万余个被用户手动放行的恶意程序样本的抽样分析统计显示,恶意程序最喜欢伪装的形式是游戏外挂为31.7%。其次,贪便宜软件为19.9%,色情播放器为11.9%;恶意推广是欺骗性恶意程序攻击的首要目的,46.4%的欺骗性恶意程序会在用户电脑上进行恶意推广,其次,远程控制为18.2%,盗号为13.2%,钓鱼充值为9.7%,窃密和窃隐私类木马为3.9%,敲诈者病毒为2.8%;在伪装成常用程序与文件的恶意程序中,约43.5%是伪装成了常用程序(系统组件、Flash插件、应用程序安装包)。56.5%伪装成了各种文档或文件。其中,伪装成办公文档的约总量的占34.9%,伪装成压缩包的约占17.1%,伪装成图片的约占4.5%。2016年发布时间:2021-04-07
- 2019年前三季度智能设备恶意程序活动情况报告智能设备恶意程序活跃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并且在7至8月份出现高度活跃情况CNCERT/CC捕获智能设备恶意程序样本数量(按MD5去重)290.69万个,其中大部分属于Mirai家族和Gafgyt家族(占比94.1%);监测发现恶意程序服务端传播源IP地址1.86万个,其中境外传播源IP占比88.6%;监测发现P2P传播源IP地址2.42万个;监测发现329.26万个智能设备IP地址疑似感染恶意程序,其中境内疑似受感染IP占比49.0%。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8年10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8年10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208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139个,涉及8个省份的11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一、计算机恶意程序类型分布情况针对208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55.3%,蠕虫类占25.0%,后门类占9.6%,风险类和广告类各占2.9%,黑客工具类占2.4%,信息窃取类占1.9%。2018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8年8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8年8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148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81个,涉及8个省份的11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计算机恶意程序类型分布情况针对148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41.2%,蠕虫类占26.4%,病毒类占14.2%,后门类占11.5%,信息窃取类占2.0%,风险类占2.0%,广告类和黑客工具类各占1.4%。2018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8年7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8年7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108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66个,涉及7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计算机恶意程序类型分布情况针对108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53.7%,病毒类占17.6%,蠕虫类占11.1%,广告类占5.6%,信息窃取类占4.6%,风险类占3.7%,后门类各占2.8%,黑客工具类占0.9%,分布如下图。2018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4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CNCERT在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后,根据软件下载站的网站备案情况,及时通过CNCERT分中心通知当地12个软件下载站,对CNCERT监测发现的计算机恶意程序进行“清除”。截至目前,已有6家软件下载站对其站内计算机恶意程序进行了下架或删除处理。CNCERT对其在抵制计算机恶意程序方面所做的积极工作和坚决态度予以充分肯定。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2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经CNCERT监测发现,涉及传播计算机恶意程序的传播渠道有16家软件下载站,根据其网站备案信息,其备案地分别位于北京、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江西、山东、重庆等地。其中通过“飞翔下载”传播计算机恶意程序的数量最多,数量达116个,其次是“软件E线下载站”,计算机恶意程序的数量为32个,第三名是“天空下载”,计算机恶意程序的数量为29个。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8年12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8年12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291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160个,涉及9个省份的16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针对291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46.7%,蠕虫类占23.0%,病毒类占17.2%,后门类占6.5%,广告类占2.1%,信息窃取类和风险类各占1.7%,黑客工具类占1.0%。2018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8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9年8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782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432个,涉及6个省份的6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一、计算机恶意程序类型分布情况针对782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45.5%,蠕虫类占22.0%,病毒类占17.3%,后门类占7.2%,信息窃取类占2.6%,广告类占2.0%,风险类各占2.0%,黑客工具类占1.4%,分布如下图。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1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9年1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303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175个,涉及9个省份的16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针对303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49.5%,蠕虫类占21.1%,病毒类占15.5%,后门类占6.6%,广告类占2.3%,信息窃取类占2.0%,风险类各占1.7%,黑客工具类占1.3%。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6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9年6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152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72个,涉及3个省份的4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3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9年3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358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218个,涉及7个省份的11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8年9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8年9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191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107个,涉及8个省份的12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针对191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41.9%,蠕虫类占24.6%,病毒类占14.1%,后门类占11.5%,信息窃取类占2.6%,风险类占2.1%,广告类和黑客工具类各占1.6%。2018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8年11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2018年11月期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简称“CNCERT”)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开展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工作,对已备案的计算机软件下载站进行安全监测,判定计算机恶意程序206个,其中高危恶意程序94个,涉及8个省份的13家软件下载站及应用商店。针对206个判定的计算机恶意程序,其中木马类占35%,蠕虫类占27%,病毒类占18%,后门类占9%,黑客工具类占6%,风险类和广告类各占2%,信息窃取类占1%。2018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5月计算机恶意程序传播渠道安全监测报告经CNCERT监测发现,涉及传播计算机恶意程序的传播渠道有3家软件下载站,根据其网站备案信息,其备案地分别位于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其中通过“脚本之家”传播计算机恶意程序的数量最多,数量达154个,其次是“hao123下载站”,计算机恶意程序的数量为73个,第三名是“多特软件站”,计算机恶意程序的数量为1个,下载站出现计算机恶意程序的数量分布如下。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19年小程序商业价值白皮书2019年发布时间:2019-12-03
- 2019 Android恶意软件年度专题报告2019年全年,360安全大脑共截获移动端新增恶意程序样本约180.9万个,平均每天截获新增手机恶意程序样本约0.5万个。新增恶意程序类型主要为资费消耗,占比46.8%;其次为隐私窃取(41.9%)、远程控制(5.0%)、流氓行为(4.6%)、恶意扣费(1.5%)、欺诈软件(0.1%)。360安全大脑累计为全国手机用户拦截恶意程序攻击约9.5亿次,平均每天拦截手机恶意程序攻击约259.2万次。2019年发布时间:2020-06-08
- 2016年Android恶意软件专题报告2016年全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累计截获Android平台新增恶意程序样本1403.3万个,平均每天新增3.8万恶意程序样本;基于传统犯罪形式的黑色产业与基于企业级业务合作的黑色产业,是移动平台黑色产业的两个基本类别。2016年发布时间:2021-04-07
- 2018年Android恶意软件专题报告2018年全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共截获移动端新增恶意软件样本约434.2万个,平均每天新增约1.2万个。全年相比2017年(757.3万个)下降了约42.7%;移动端新增恶意软件类型主要为资费消耗,占比高达63.2%;其次为隐私窃取(33.7%)、恶意扣费(1.6%)、流氓行为(1.2%)、远程控制(0.3%);360互联网安全中心累计监测移动端恶意软件感染量约为1.1亿人次,相比2017年(2.14亿人次)感染量下降48.6%,平均每日恶意软件感染量约为29.2万人次。2018年发布时间:2021-04-07
- 攻击快车道——深入了解恶意DNS流量2023年发布时间: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