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养老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1-22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
我国自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是我国将要长期面临的严峻挑战。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日益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老龄化工作作出批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养老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看,相对于广大国民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而言,目前我国养老供给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严重影响着我国养老金体系安全以及老年群体的经济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下,利用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媒介作用提高老年收入保障,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与国民养老福祉。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金融基础数据缺乏,这不仅制约相关研究的深化,影响宏观养老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也制约相关研究迈向深化。同时,微观数据的缺乏也不利于金融机构开发相关产品以满足广大国民养老金融需求。在此背景下,作为长期关注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智库,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从2017年开始将建设国民养老金融数据库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工程,调动各种调研渠道,持续开展中国养老金融调查,从国民金融基础知识与风险认知.养老金融知识与教育认知.养老金融行为与偏好等不同视角出发,了解当前国民养老金融知识及需求,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微观数据,为金融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更多详情,请下载: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
-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本文通过探究城镇居民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认知和参与情况、养老金融基础知识与风险认知、养老金融行为与偏好等,试图描绘出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现状。该项目主要从需求元的角度,找出当前养老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探寻提高居民养老保障广度和深度的可行为法,为今后我国养老金融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和科学建议。这对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高现在和未来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国民老年生活的幸福度,以及推选社会和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20年发布时间:2020-10-19
- 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2023年发布时间:2024-06-18
- 调查推介: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2022年发布时间:2023-04-19
- 2017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我国自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局面,严重影响着我国养老金体系安全以及老年群体的经济保障。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和挑战下,利用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媒介作用提高老年收入保障,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事关社会稳定和谐与国民养老福祉。2017年发布时间:2021-06-29
- 2022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2-12-27
- 2023养老服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2023年发布时间:2024-03-22
-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3-04-27
- 2018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35岁以下的年轻人有超过半数还未准备养老储蓄,不少年轻人期待政府养老金成为养老主要支撑来源,但却对养老金制度知之甚少,蚂蚁财富宣布近期将上线为用户基于开放+AI技术提供一站式养老服务,用户通过“养老账户”能够看到养老基金、社保、医保、养老投教等内容和资讯,未来还会有养老规划小工具等与养老有关的丰富服务内容,年轻用户的养老期待和养老规划行动存在差距,蚂蚁金服希望通过利用AI技术提供方便快捷的养老服务,让用户能够提早认识到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并利用蚂蚁财富提供的个性化养老服务便利地进行养老准备。2018年发布时间:2020-08-07
- 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2023年发布时间:2023-11-24
- 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越来越多的受访者已意识到为未来规划和储蓄的重要性,尽管受访者在“做好养老准备”方面仍存较大阻碍,而且相对来说女性面临的挑战更大,但是与去年相比仍然出现许多积极的变化和增长的迹象,有半数受访者表示已经开始为退休进行储蓄,相较于去年的46%有所上升,其中,年轻一代的比例从44%增长到48%。整体而言,受访者普遍想更早退休,他们的目标退休年龄从去年的57.6岁降至55.8岁。2019年发布时间:2020-05-18
- 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2021年发布时间:2021-11-17
- 2022中国中青年养老成熟度调查报告2022年发布时间:2023-01-05
- 《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9期《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9期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峰会,我谨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海峰会的召开以及《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的顺利发布表示祝贺!在今年疫情环境下,董老师和50人论坛一直在通过专题研讨会、线上论坛、直播等各种形式持续开展养老金工作,协会也围绕养老金资产配置和长期考核推出了多篇专题研究,我最近也接受媒体采访,讲养老金和养老目标基金。对于养老金事业的热情,大家从未停止过。 最近,伴随着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火热,大家对于参与资本市场的热情也非常高涨。我相信,关于“养老要投资”的认知,会越来越易于让老百姓接受。但是这种认知是在当前特定市场环境下短暂建立的,还是从根本上真的改变了,我想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在这个时点,论坛发布《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通过对12210份问卷中调查对象的不同省份城镇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进行分层筛选和分析,聚焦城镇居民的养老金融行为和偏好,对于我们了解真实的情况非常有帮助。结合这份报告,我谈几点体会: 最近在多个场合,我们都在谈如何培育健康的投资文化。我认为,当前我国的投资文化还汝有真正形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我们国家的老百姓,不是“投资过度”、而是“投资不足”。大家的钱大多还在枕头底下睡觉,多年来还是存在银行的活期或定期存款里。报告数据显示,72.07%的调查对象都通过银行存款/理财进行养老财富储备。从余额宝的出现开始,大家逐渐发现通过货币基金理财的方式可以拿到和银行存款不一样的收益,慢慢认识了基金,认识了什么是净值,慢慢有了“投资”的概念。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9期】2020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8期《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8期 为了迎接中国长寿时代,夯实国民养老储备,8月22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0上海峰会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顺利拉开帷幕。本次峰会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会议主题是“资产管理助力中国养老财富储备研讨会——暨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发布会”,与会嘉宾围绕制度推进、投资管理、反险控制等方面全面探讨深化养老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路径,来自政界、学界及行业嘉宾近200人与会,新华社、新浪财经、第一财经、腾讯财经、和讯财经、凤凰财经、同花顺iFinD、东方网、微博、ZAKER、今日头条等十余家平台同步在线直播。 出席本次会议的重要嘉宾包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论坛核心成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主任陈向京,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有棠,论坛核心成员、上海市宝山区委原书记汪泓,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军,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副局长鲍淡如,论坛核心成员、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陈锦光,论坛核心成员、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罡,论坛核心成员、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首任总裁冯丽英,论坛核心成员、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晖,还有其他论坛核心成员、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各级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资产管理机构等嘉宾齐聚一堂,共议养老金融发展事业。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20年第8期】2020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中国农村养老金融调查研究报告20222022年发布时间:2023-07-24
- 《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2期《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2期 众所周知,在国内,关于补充养老计划,有着五花八门的称谓,比方,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私人养老金等。这是一件十分尴尬的事,比方,我国将私人部门的补充养老保险称为“企业年金”;而将公共部门的补充养老保险称为“职业年金”。然而,在欧洲国家,大多将雇主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均称为“职业年金”,很显然,这与我国的称呼是不一致的。 在美国,它将雇主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统称为“私人养老金”,然而,它有时又将公共部门提供的补充养老保险称为“公共部门养老金”,或者直接简称为“公共养老金”( public pension)。这种称呼方法又与OECD的习惯称呼相矛盾。 在OECD一年一度的养老金报告中,它对养老金的分类及称呼应该更有代表性,也更能让人接受。它在讨论第一、二、三支柱养老金的时候,总是习惯将第一支柱称作“公共养老金”(public pension),而将第二、三支柱合称为“私人养老金”( private pension)。 那么,如果接受OECD的分类与称谓,我们又该如何区分第二、三支柱养老金的称呼呢?我认为,区分第二、三支柱养老金的最根本标志,应该看雇主是否参与缴费:如果雇主参与缴费的,则应划入第二支柱;雇主不参与缴费的,则应划入第三支柱。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2期】2019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9期《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9期 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3月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多于16岁以下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11.9%,远超7%的老龄化门槛。根据联合国老龄化社会认定标准,我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社会,并且老龄化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应对老龄化绘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挑战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在应对社会老龄化的理论研究中,养老金融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受到学界的关注。有学者提出养老金融的概念主要限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对养老金融理沦最初的界定也是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上,强调养老金与金融市场的结合;也有学者提出“老龄金融”的概念,认为老龄金融指年轻人口(60岁以下人口)在自己年轻时所做的各种资产准备,在进入老年以后将资产置换为可供享用的产品或服务的金融运作机制。姚余栋、王庚宇则认为养老金融是以养老为目的的金融活动的总和。随着学界对养老金融认识的深化,养老金融研究从养老金领域拓展到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业,可分为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具体来讲,养老金金融主要服务于养老金资产管理,养老产业金融研究金融如何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养老服务金融则研究金融机构参与设计与养老相关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19年第9期】2019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养老金融评论》2017年第10期《养老金融评论》2017年第10期 目前,从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发展情况来看,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比较快,我们现在已经构建了覆盖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纳入到制度体系内。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现在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年金制度。第三支柱的建设发展就更加滞后,现在主要还是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自发的开展这方面的业务。 总体上看,目前第一支柱养老金制度一支独大。到去年全国参加各项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已经达到8.88亿人。在基金收入方面,去年各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达到3.8万亿,总支出达到了3.4万亿,基金累计结余达到3.4万亿。养老金待遇职工去年达到2362元,居民达到了117元。作为第二支柱来讲现在还是一个短板,目前只有7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与我们整个全国总量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而且覆盖的人数也就2300多万人,进展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7%,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是没有补充养老保险的。去年企业年金基金的累积结余只有一亿一千万,而职业年金是在前年机关事业羊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才开始建立,事实上它推行也比较缓慢。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17年第10期】2017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养老金融评论》2021年第2期《养老金融评论》2021年第2期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加速,2015年 60岁上的人口占比为15%,而2020年这一比例已达 18.1%。党的十九大对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进行了宏观部署。2019年底,国家出台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规划,对养老保险从制度、基金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安排。其中,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至于有大的下降,关系到每个人今后能否享有比较充分的养老保障。 我国已逐步构建了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储蓄计划。养老基金市场化投资运营体系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养老基金积累。养老基金投资涉及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多个金融行业,涵盖了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寿险、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等各类资产投资管理业务。而市场化运作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主要形式,呈现出的特点和意义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养老金融产品多样化,养老基金资产规模不断增长,前景看好。目前,养老性质的金融产品日益增多,公募养老目标基金、个人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养老年金保险、个人养老保障等产品为养老财富储备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多种选择。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21年第2期】2021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养老金融评论》2016年第8期《养老金融评论》2016年第8期 养老金制度安排不仅关系养老金体系可持续发展,还关系社会稳定和谐。近年来欧洲养老金体系发展滞后于人口和经济变化,导致养老金体系可持续性受到挑战。特别是希腊,由于养老金制度不合理,不但国民养老陷入困境,还加剧了主权债务危机。 养老金资产管理则对金融行业和实体经济影响深远。从国际经验来看,2015年底美国市场化运营的养老金规模达到24万亿美元,养老金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保值增值,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也间接推动了新兴产业涌现和产业创新升级。 此外,养老金金融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我国国民消费动力始终不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养老保障体制不完善,导致国民将大量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与此相反,美国充裕的养老金资产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储蓄意愿,所以国民可以将大量收入用于消费。因此,养老金金融发展将拉动国民消费,有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养老服务金融旨在满足老年人各方面的金融消费需求,除了传统的储蓄、保险等业务外,还包括反向按揭养老、遗嘱信托等新业态,能够提升服务针对性,增加老年人的福利和效用。此外,国民养老需求的最终目的是合理安排其老年生活,客观上需要机构能够链接老年人的金融与实体消费,这就要求金融机构随之转型,从而推动金融业创新发展。 【更多详情,请下载:《养老金融评论》2016年第8期】2016年发布时间: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