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2-09-272020年中国互联网糖尿病人群白皮书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搜索糖尿病相关信息。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至2018年糖尿病确诊患者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5%。而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2018年6月 至2020年6月,糖尿病相关信息搜索频次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在糖尿病确诊患者数量稳步增加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互联网搜索的形式了解糖尿病相关的信息。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索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摘自百度健康医典)。人群按照国际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分型标准(1999) 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下文将主要针对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这三类人群的特征进行阐述。
根据百度健康医典显示,1型糖尿病,少见,常在幼年和青少年阶段发病,在我国占糖尿病患者的1%以下。病因上可分为免疫介导性和特发性(发病机制不明)。从下图可知,女性以及年龄在24岁以下的人群更倾向通过互联网搜索1型糖尿病的相关信息。
2型糖尿病,常见,在我国占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病因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索进行分泌不足或两者兼有。根据下图数据显示,男性以及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群更倾向通过互联网搜索2型糖尿病的相关信息。
【更多详情,请下载:2020年中国互联网糖尿病人群白皮书】

- 2020年中国互联网糖尿病人群白皮书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通过长期的监测血糖,改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万物皆可互联网”的时代,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在逐步探索着如何将糖尿病管理线上化。糖尿病互联网管理在经历了2014“百糖大战”的膨胀期, 2015-2018年的破灭期,2020年逐渐迎来了复苏期,糖尿病互联网管理来到了3.0时代。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以及互联网搜索更加便利,越来越多的患者将通过互联网搜索糖尿病相关信息。本文就互联网糖尿病人群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结合百度健康的案例,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探讨2020年发布时间:2020-10-19
- 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亿欧智库通过搜集国内外数十家互联网慢病企业的信息,调研1000多名慢病患者,研究分析了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市场现状、服务模式、发展趋势,现推出《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皮书》,以期为行业带来参考。2020年发布时间:2021-04-08
- 2021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研究报告智慧医疗的概念:以创新技术为底座,以解决医院、患者及亚健康人群、区域公共卫生、制药企业这四方在医疗场景中的痛点为目的,根据医疗场景的特征,不同的产品组合,以解决场景内的痛点。当前阶段,智慧医疗产品提供方多以互联网技术企业为主,部分硬件厂商为辅。2021年发布时间:2022-09-27
- 2020年生命科学与医疗趋势报告如果加速至2020年以后,描绘出的世界将与今天大不相同。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列出了预测2020年世界10项挑战性言论:2020年健康消费者患者成为自己的健康护理者;2020年健康支付系统数字化医学时代–新商业模式驱动的新思路;2020年的可穿戴设备与移动医疗衡量生活质量的新方式,而不仅仅是医疗辅助;2020年的健康大数据无处不在—对分析工具和服务模式提出新要求;2020年合规和患者安全监管体系融合了科学和技术;2020年的研究与开发重新审视联合实验室与大数据;2020年的医药商业模式本土仍然重要,但重点已从数量转向价值;2020年制药企业的配置 – 2020年的后台支持部门启动洞察力的统一且全球性的组织;2020年新兴市场的新型商业模式仍然很新,但充满了创造力;2020年行为对公司声誉的影响信任的新黎明。2020年发布时间:2020-08-11
- 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基础与内涵,由信息化转向数字交互,由机构转为患者为核心:医疗健康数字化发展,构建于信息化、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的基础上。与以往信息化的封闭性不同,数字化呈现开放、流通、兼容等特性。 数字化的核心主体也将发生变化。原有核心是医生和机构,基于诊疗行为发生在医疗机构内,医生对诊疗流程把控也有绝对权。在数字化影响下,核心将转化为居民、患者。患者民众的健康、诊疗信息将由医生,扩展到更多的诊断治疗形式(多种监测/检测数据、数字疗法等),由院内就诊行为也将扩展到院外健康监测等。 亿欧筛选了2013-2021年间与医疗健康数字化有关的115条政策进行分析。16年及以前,政策文件进行了方向性指引,指明需加强信息管理.信息共享、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远程医疗等内容,随后17年,政策就院内信息化、基层服务、电子病例、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出了详细建议。18年,政策就互联网+、大数据、电子病例等多个细分领域提出明确指导建议。19年,多个部门就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评等具体评估要点、准则提出了细节指导方案。此外,也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如健康险、医保基金等。20年后疫情爆发,基层大数据建设、互联网、上云、信息建设标准与规范、药品监管等,政策指导建议中,再次强调了数字化、大数据、Al.物联网的重要性。 【更多详情,请下载: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2021年发布时间:2021-10-27
- 2022医疗大健康产业十大趋势预测目前,中国的数字疗法过于早期,相关产品的研发、推广及商业化的路径需探索过多。亿欧智库认为可从3个层面对领域进行粗略预判,1) 行业基础,决定该领域是否有可发展的先决条件; 2)企业供给,决定中短期内是否有足够的人力、财力、资源进入到该领域; 3)患者需求,决定产品相对成熟后,商业路径以及市场潜力。此外,肿瘤领域相对特殊,其长周期管理需重点关注并发症的发展,因此基于全病程管理的数字疗法也是企业重点探索的方向。2022年发布时间:2022-09-27
- 代餐这门生意2020年市场或突破千亿从狭义上,代餐指治疗肥胖的一种有效、替代正常饮食的策略。当前,大众通常提到的代餐泛指代餐食品,是代餐较为广义的定义。代餐食品通常以五谷杂粮或者高蛋白类食物作为原料,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的特点,往往被消费者用于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以达到减重/减脂、辅助摄入能量、满足营养供应目的。代餐食品与医学健康领域常用的特殊膳食用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能够满足某些特殊人群的生理需要,或某些疾病患者的营养需要,按特殊配方而专门加工的食品)相比较,代餐食品仅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在营养的添加上并无明确标准,且无“全营养”等标准要求。同时,暂未有相关科学证据证明通过食用代餐食品能确保达到减重、减脂的目的。2020年发布时间: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