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相关数据
更新时间:2024-11-21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政策。会议肯定了疫情防控和经济修复成效,也强调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后续统领全局的政策基调和大政方针,扩大内需成为未来的战略基点。货币政策强调精准导向,宽信用力度弱化,财政政策更注重实效,资金投放有望加快,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会议首次提出“跨周期”调节,相较于 “逆周期”调节,更加强调政策调控的中长期安排。
- 宏观政策报告:加快双循环建设,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政治局会议定调下半年经济政策。会议肯定了疫情防控和经济修复成效,也强调了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后续统领全局的政策基调和大政方针,扩大内需成为未来的战略基点。货币政策强调精准导向,宽信用力度弱化,财政政策更注重实效,资金投放有望加快,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不动摇。会议首次提出“跨周期”调节,相较于 “逆周期”调节,更加强调政策调控的中长期安排。2020年发布时间:2021-02-02
- 宏观政策专题研究:从宏观政策基调看全年利率格局伴随2021年全国两会闭幕,全年宏观政策基调基本定型,即“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也就是通俗所称的“不急转弯”。总体思路上强调“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当前复杂微妙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实对政策实施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要求。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28
- 财政主导:宏观政策的轮回今年“新冠衰退”席卷全球,各国纷纷推出巨量的财政急救包,意欲挽狂澜于不倒。这一现象,揭示强调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再度兴起。如此轮回,乃由于利率已至“零下限”,主要经济体常规货币政策空间极其有限,货币政策走入死胡同。欧美央行不断扩张的资产负债表,事实上模糊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边界,损伤了央行的独立性,使得货币政策退居从属地位。与此同时,低通胀和低利率环境则打开了财政扩张的空间,全球宏观政策重新转向“财政主导”。2020年发布时间:2021-02-02
- 2015年上半年主要宏观政策梳理2015年上半年主要宏观政策梳理:一.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宽松力度,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有限;二.财政政策:推进地方债置换与PPP,多渠道稳定经济增长;三.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叠加利率市场化,助力人民币国际化;四.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落地,有望撬动决投资。五.新兴产业: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六.国企改革:改革提速,相关政策近期频繁出台;七.区域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长江中游城市群。2020年发布时间:2021-04-08
- 中国2017年PPP宏观政策分析2017年发布时间:2022-05-10
- 2023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提升政策效果2023年发布时间:2024-05-27
- 2023年第三季度宏观政策报告2023年发布时间:2024-06-07
- 宏观专题:逆周期调节加码,宏观政策发力持续2019年发布时间:2019-06-11
- 宏观政策分析报告:变中有忧,柳暗花明2019年发布时间:2019-06-26
- 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的宏观政策组合本轮全球经济景气周期自2018年2季度以后开始高位回落,目前仍在途中。2019年2季度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和全球制造业PMI均值分别为51.5和49.9,分别较1季度均值降低1.0和1.1个百分点,全球贸易也随之减速。美国对多个国家频繁发起贸易争端为全球经济再添压力。美联储货币政策放松信号再起。2019年发布时间:2021-06-02
- FICC碳中和系列:碳中和的宏观政策含义自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起,“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点,我们从宏观政策的角度对碳中和进行阐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哥本哈根协议》和《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是全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基础,产业政策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财政、金融及货币政策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持。2021年发布时间:2021-07-28
- 《宏观观察》2017年第32期:新时代全球格局新变化对我国宏观政策带来的挑战作为全球性经济大国,我国在全球经济中所拥有的地位和影响已不可同日而语。较之以往,我国有更大的经济体量和与世界更广泛的经济联系。从国际来看,我国GDP总量排世界第二,增量为世界第一,经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对外溢出效应越来越大,同时国外对我国的溢回效应也在增大。因此,我国宏观政策在关注国内形势变化的同时,还需要将其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将宏观政策的外溢影响纳入考量。本文将着重分析当前国际环境和对外开放新变化对我国宏观政策带来的挑战,并相应提出几点建议。2017年发布时间:2021-04-21
- 宏观政策分析报告:适时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改革发展坚定前行2019年发布时间:2020-01-20
- 宏观政策分析报告2019年4月:保持政策定力,着力持续繁荣2019年发布时间:2019-11-18
- 国债期货年度观点:宏观政策收敛,期债筑底反弹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经济增速大幅上行比较确定,CPI年内位于低位,先走低再回升,整体温和,基本面多空交织。2021年宽松货币政策将有序退出,货币政策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取得平衡,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大概率较2020年下降,宏观政策整体收敛。对于2020年行情,对于2021年期债行情的判断应以震荡筑底为主。10年期国债利率水平预期在2.8-3.5%区间,5年期国债利率水平预期在2.7-3.4%区间内波动,2年期国债利率水平预期在2.2-3.0%区间波动。2020年发布时间:2021-08-30
- 房地产的宏观经济学:2019Q3宏观政策报告本轮全球经济景气周期自2018年2季度以后开始高位回落,目前仍在途中。2019年3季度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和全球制造业PMI均值分别为51.4和49.5,分别较2季度均值降低0.1和0.4个百分点,全球贸易也随之减速。美联储采取预防性降息。2019年发布时间:2019-12-09
- 宏观政策分析:我国央行政策利率下调的时间窗口可能打开2019年发布时间:2020-01-20
- 2021年宏观经济分析与2022年展望(之二):多重风险挑战下,宏观政策如何选择?2021-2022年发布时间:2022-05-10
- 7·30政治局会议解读及7月宏观政策述评与往年同期会议相比,这次会议除了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之外,还就十四五期间的国内外形势、制定十四五规划的理念以及要实现的目标等,进行了提前部署。财政政策在统筹协调发债、完善资金管理、落实减税降费、保障防汛救灾和加强地方债管理等方面加力提效;货币政策力度和节奏灵活调整,逐步向常态化回归;监管政策开始由金融支持疫情防控转向稳增长和防风险并重,监管层多次强调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围绕稳企业保就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国常会多次进行相关部署,相关部委也在积极行动;中央地方积极推动稳外资稳外贸,深化外商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支持适销对路出口产品转内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稳投资仍然以“两新一重”为抓手,加大对重大战略投资支持力度,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保障投资资金到位;央地共同发力,从推动复商复市、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商品服务供给等多领域多环节着手,促进消费市场潜力释放;针对近期市场出现的局部过热现象,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边际收紧。2020年发布时间:2020-12-14
- 2023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2023-2024年发布时间: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