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洞察暨品牌力榜单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数据简介
美国人知道他们日常用的产品,大多产自中国。当我问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的MBA同学知道哪些中国的消费品牌时.他们大多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但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平台.他们是知道的。我试图引导一下。问他们DJI(大疆)、Segway (赛格威)听过么?他们的反应竟然是: DJI是中国的品牌? !Segway怎么被中国公司给收购了? !"物美价廉”, 这是海外很多用户对Made in China产品的评价。 但当"价廉” 的认知深深刻在中国商品上时.这意味着背后的中国商家利润薄如纸。凭什么“物美"的商品不能卖得更贵?重要原因之一是渠道太强,用户把握在渠道手里,没有品牌力的商品没有议价权。
详情描述
上半年时,我们收到了不少新消费从业者的困感,流量贵、效果差、转化低.这时候该怎么办?一些资方也在焦虑,挖掘新消费的优质标的,是不是越来越难了?今年双十一,也呈现出连续增长多年后的第一次“低调”景象,没有了往年的成交额刷屏,颇有一种清冷甚至凄凉感。回想去年年底,我们的分析师团队.萃取了一整年对新消费市场的观察,满腔热忱地对外宣称“准备迎接新消费的黄金十年”, 好像第一年就被打 了脸。不过,一个时代的落幕,总会伴随一个时代的开启。过去的十年,凭借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以互联网巨头为主的平台为商业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互联网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线上生意的想象空间,电商生态以数倍于过去几十年实体商业版图形成的速度迅猛发展、成熟;资本助推下的新消费品牌,秉承流量逻辑,通过各类视听渠道不断侵占消费者越来越窄的心智空间。流量贵上天,时间碎成片。追逐流最的时代好像已经结束,大家都知道这一天终归是要来,只是来得早了一些。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判断,新消费的发展大概会有三个阶段一首先是满足各类场景下的消费需求的品牌会大量涌现出来,这个阶段主要突出旗舰产品的功能特点,但大多数产品并不会具备不可复制的特性,往往是谁走在前边、谁被更多人看到,谁更可能跑出来。这是“流量”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