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餐饮连锁行业:从星巴克的成功之道看餐饮业估值的锚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数据简介
星巴克的发展史:从高增速下的估值溢价到成熟后价值体现、高额分红。1)初始(1971-1992):婴儿潮一代消费能力提升,星巴克引进意式咖啡馆培育咖啡文化,建立了产品+环境+服务的沉浸式咖啡体验“第三空间”。2)发展(1992-2000):版图扩张,业绩+估值双击。星巴克可带动周边社区繁荣,形成“星巴克效应”,使公司议价控本能力增强。公司亦国际化扩张,上市初期每年维持百余家开店,期间门店数及收入增21倍,PE处60倍+。3)调整(2000-2008):重量不重质,单店转跌,估值+业绩双杀。一味以特许经营店的低成本方式扩张未能保证门店品质和客户体验,2008年同店转跌,利润首次出现负增长,PE下降至不足15倍。4)重启(2008至今):重塑体验,PE回归理性,紧抓新兴市场,疫情下市值创新高。公司关闭落后门店并重新专注于咖啡及门店体验,紧抓核心业务及新兴地区,回收中国直营、出售零售业务等。期间同店销售回归增长,估值修复。公司亦积极回馈股东、派息逐年增长,现金牛特点凸显。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