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 电池技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863”专项的启动,宣告我国 PERC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式启动。而根据不同时期,PERC 电池的产能、出货量以及渗透率,其产业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2014),PERC 电池处于技术验证阶段,以试验产能为主,增长迅速但总量较小,随着 PERC 电池成功量产,其商业化的可行性得以确认。此时,电池的核心设备供应以国外厂商为主,产线投资成本较高。第二阶段(2015-2017),在“领跑者计划”的推动下,国内光伏产业链龙头迅速跟进,加码 PERC 电池产能。虽然海外电池设备仍是市场主流,但是国产设备也逐渐开始成熟。此时,PERC 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也从量产初期的 20.4%,提升至 2017 年的 21.3%,随着电池的非硅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单片电池利润开始迅速提升。第三阶段(2018-2019),高额利润驱动 PERC 电池产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电池出货量从 17.9GW 提升至 72GW,渗透率从 15%提升至 63.5%,一跃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与此同时,凭借良好的产品性价比,国内设备企业获得下游客户的一致认可,PERC 电池的核心设备最终实现进口替代。 镝数聚dydata,pdf报告,小数据,可视数据,表格数据
最新图说查看更多
    *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异质结电池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复盘PERC发展历程,推演设备未来图景

    收藏

    价格免费
    年份2020
    来源民生证券
    数据类型数据报告
    关键字PERC电池, 工业技术, 电池技术
    店铺镝数进入店铺
    发布时间2020-11-26
    PDF下载

    数据简介

    PERC 电池技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863”专项的启动,宣告我国 PERC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式启动。而根据不同时期,PERC 电池的产能、出货量以及渗透率,其产业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2014),PERC 电池处于技术验证阶段,以试验产能为主,增长迅速但总量较小,随着 PERC 电池成功量产,其商业化的可行性得以确认。此时,电池的核心设备供应以国外厂商为主,产线投资成本较高。第二阶段(2015-2017),在“领跑者计划”的推动下,国内光伏产业链龙头迅速跟进,加码 PERC 电池产能。虽然海外电池设备仍是市场主流,但是国产设备也逐渐开始成熟。此时,PERC 电池的平均转换效率也从量产初期的 20.4%,提升至 2017 年的 21.3%,随着电池的非硅成本得以有效降低,单片电池利润开始迅速提升。第三阶段(2018-2019),高额利润驱动 PERC 电池产能实现爆发式增长。电池出货量从 17.9GW 提升至 72GW,渗透率从 15%提升至 63.5%,一跃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与此同时,凭借良好的产品性价比,国内设备企业获得下游客户的一致认可,PERC 电池的核心设备最终实现进口替代。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可视数据」推荐
    相关「数据报告」推荐
    `
    会员特惠
    客 服

    镝数聚官方客服号

    小程序

    镝数官方小程序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