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系列之9: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数据简介
历经了四十余年的发展,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如何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钳制下成功突围,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加快产业升级,其中又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更新两个方面,这是应对贸易摩擦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第二,推进创新协同和多个层次的产业融合,并且要加速打破目前湾区内要素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玻璃门”。第三,参考日本经验,主动拓展更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
详情描述
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系列之9: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承接港澳产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在“前店后厂”模式下实现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开始,珠三角地区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港澳则转向高端服务业,三地产业发展脱节,产业合作空间有所收窄。而2018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则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节点,面临着新机遇、新挑战,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格局的演变与现况 1978年至今,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78年—2000年:“前店后厂”模式 改革开放后,毗邻港澳的珠三角地区率先享受红利,在中央的特殊优惠政策下,粤港澳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逐渐紧密。20世纪80年代港澳地区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但是生产要素价格也在快速提升,而珠三角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土地充足、劳动力成本低廉,两者都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 因此,粤港澳地区非常自然地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垂直分工体系,即港澳通过投资的形式将大量低附加值制造业企业转移至珠三角地区,港澳提供资金、技术、设计、管理等,而珠三角地区负责生产加工,同时借助港澳发达的贸易网络将产品销往全球。 1978年9月港资在东莞设立首家“三来一补”企业(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太平手袋厂,随后大量港澳资企业在珠三角地区涌现。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珠三角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200亿美元,其中港澳直接投资占比超70%。75%以上的香港制造业产品都在珠三角生产,80%-90%的香港玩具企业、钟表企业、塑胶企业和电子企业都在珠三角地区设厂。 【更多详情,请下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系列之9: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