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题报告:中国央行的工具箱、驱动因素及对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讨论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数据简介
本报告通过中国央行“利率走廊”、升准、央行加息及降息对中国央行的工具箱、驱动因素及对当前货币政策的选择进行讨论。
详情描述
专题报告:中国央行的工具箱、驱动因素及对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讨论 投資要点: ●中国央行是数量型管理而不是价格型管理,“利率走廊”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中国央行的数量型管理工具包括准备金率政策、再贷款/再贴现、常规定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在2015年底前通过直接调节存货款基准利率来调控利率,在此之后从形式上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由此“利率走廊”管理成为了工作重点。但由于商业银行普遍欠缺存款定价和内部转移定价能力,中国利率市场化实质上还没有完成,仍然存在存款的行业自律上限。理论上,央行从形式上建立“利率走廊”很简单,但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通畅,就算建立了“利率走廊”也无法发挥作用。这是“利率走廊”模式仍然没有实质建立起来、央行频繁使用定向的数量型工具以及准备金率政策仍然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国央行之所以仍然以数量型管理为主,问题不在央行而在商业银行“内功”不足。 ●升准主要是对抗通胀而降准主要是维稳经济、房价和降成本,升准和降准大概率会导致期间收益率和人民币的同向变动。在3轮升准周期中全部与CPI和PPI上升直接有关。4轮降准周期中全部与GDP下跌和PMI跌到荣枯线之下直接有关;全部与PPI下滑以及“扣减PPI后的实际利率”上升直接有关;有3轮与房价增速下滑直接有关。3轮升准周期中有2轮收益率上行1轮震荡上行, 4轮降准周期中有3轮收益率快速下行。3轮升准周期中有2轮人民币显著升值; 4轮降准周期中有2轮人民币显著贬值,另外2轮保持稳定。 【更多详情,请下载:专题报告:中国央行的工具箱、驱动因素及对当前货币政策选择的讨论】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