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下市场规模梳理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详情描述
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下市场规模梳理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纳入法律条例范畴有助于加快推广普及。早在2000年,我国就提出垃圾分类试点,当时建设部下发《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建城环[2000]12号),确定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由于诸多环节变通障碍,如今20年过去,垃圾分类工作未能实现大规模有效开展。此次上海市出台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行政上加以强制措施有助于加快推动垃圾分类综合管制进程,垃圾分类工作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垃圾分类上海模式孕育75.56亿市场规模(前端垃圾分类督导费用11亿+垃圾转运环节8.04亿+湿垃圾处理环节56.52亿)。上海目前主要推崇“点-站-场”模式,同时结合两网融合,即小区分类,中转站收集,分拣中心分选收集再生资源的模式。在该模式下,以镇为单位或街道为单位推广。 前端垃圾分类环节:小区按每户200元进行补贴(或者物业承担),引进督导员监督居民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小区垃圾投放点设置情况,每位督导员可覆盖300-500户,全市550万户对应需求规模为11亿元。 中端垃圾转运环节:涉及到干、湿垃圾分运,垃圾清运车辆需求增加50%以上,上海市目前垃圾清运车3000辆,预计新增专门的湿垃圾清运车1615辆,对应采购额4.85亿元。上海日产生活垃圾2.5万吨,其中湿垃圾8750吨,中转运输费用100元/吨,对应年运输费规模3.19亿元。 【更多详情,请下载:环保行业:垃圾分类,上海模式下市场规模梳理】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