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纠错
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已经达到230万亿元。在C端形成了以支付宝、财付通(主要指微信支付)为首的双寡头格局,在B端也不乏联动优势、拉卡拉、连连支付等多家支付平台,聚合支付具备兼容性高、流量积累多等优势,也开始崭露头角。2014-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共披露投资事件163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事件有127起,总披露投资额达191.19亿元,平均投资金额达到1.51亿元,同时印度、美国等海外市场也受到资本方关注。此外,为获得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并购交易也时有发生。支付企业之间的竞争,通过从运营单一产品或单一平台向多元化布局、集团化运营、生态化发展的方向转变。
产业观察:从“单一平台”到“金融生态”,第三方支付日趋成熟 2014年以来,随着扫码支付的诞生、移动支付的爆发,国内现金交易骤减,中国步入无现金社会的进程明显加速。与此同时,随着网联的设立,牌照、反洗钱、备付金、九六费改等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国家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强化,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始走上合规发展之路。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2020 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已经达到230万亿元。在C端形成了以支付宝、财付通(主要指微信支付)为首的双寡头格局,在B端也不乏联动优势、拉卡拉、连连支付等多家支付平台,聚合支付具备兼容性高、流量积累多等优势,也开始崭露头角。据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数据,2014-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共披露投资事件163 起,其中披露投资金额的事件有127起,总披露投资额达191.19亿元,平均投资金额达到1.51亿元,同时印度、美国等海外市场也受到资本方关注。此外,为获得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并购交易也时有发生。 根据2010年央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指非金融机构作为商户与消费者的支付中介,通过网联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随着网联的接入,第三方支付行业已形成由央行监管,链接用户、第三方支付平台、银行间系统、商户的服务闭环。 【更多详情,请下载:产业观察:从“单一平台”到“金融生态”,第三方支付日趋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