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僵尸企业”系列研究之五:“僵尸企业”识别与探析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详情描述
虽然出现“僵尸企业”的行业较多,但是多数“僵尸企业”都集中于“头部”的5个行业。我们识别出的188家“僵尸企业”分布于26个申万一级行业,占了28个申万一级行业的92.9%。采掘、钢铁、化工、公用事业、商业贸易这五个行业中“僵尸企业”的数量已经占据了全部“僵尸企业”的53.72%。 “僵尸企业”集中的行业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相较于2014年,2018年采掘和钢铁这两个重资产行业已经退出“僵尸企业”的“前五大行业”,取而代之的是家用电器和传媒行业。“僵尸企业”的上述变化体现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2015年,采掘和钢铁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分别为-5.05%和-39.92%;自从2016年开始,上述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2018时分别达到2.14%和21.81%。 需要注意的是,供給侧改革推升了煤炭价格,改善了采掘行业的盈利能力,但是也相应增加了火电行业的原材料成本。2015年,火电行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24%,至2018年时已经降为2.34%,且2017年甚至出现了全行业普遍性的亏损。至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何火电所处的公用事业行业中,“僵尸企业”的数量由2015年的4家上升至了2018年的8家。 2014年,中高评级“僵尸企业”的占比较大;2018年,中低评级的“僵尸”发行人明显增多。近年来“僵尸企业”评级分布合理化主要得益于监管部门对于债券评级行业的规范,同时也说明“僵尸企业”的形成方式正在变化。前期的“僵尸企业”更多地来源于产能过剩行业,当前很多“僵尸企业”是由于融资受限而产生。 【更多详情,请下载:“僵尸企业”系列研究之五:“僵尸企业”识别与探析】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