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流动性框架系列研究之三:宏微观流动性传导与上市公司现金流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详情描述
流动性框架系列研究之三:宏微观流动性传导与上市公司现金流 一、宏微观流动性的传导 1.1微观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关系 1.1.1我国宏观流动性构成 一般来讲宏观流动性指的是在实体经济之间流转的资金。但考虑到我国间接融资规模占了全部融资渠道的80%以上,宏观流动性在我国主要指的就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包括央行的货币发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我们一般通过对于银行间和终端利率价格和规模的变化来判断宏观流动性的松紧程度。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决定了宏观流动性的规模,央行扩表一般是商业银行资产增量的前置原因。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是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商业银行的贷款动力一部分来自于经济周期的波动,更多的是来自于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变动。 1.1.2宏观流动性向微观市场的传导 宏观流动性不仅反映了商业银行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资金关系。其他金融部门也对宏观流动性变化形成扰动和影响。央行、商业银行、非银机构和非金融部门共同构成了整个流动性的主体,其中非金融部门包括非金融企业、政府和居民部门。不同的部门代表了不同的资金需求,分别代表了一个微观资金市场。 1.2微观主体之间的流动性传导 1.2.1金融资产的单向扩张 金融流动性具有单向扩张性。即金融资产可以自行膨胀,但是一旦预期扭转,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收缩就会湮灭。一般而言,流动性越低的资产其上承担的杠杆倍数越高。所以底层低流动性资产的小范围波动容易造成高流动性资产的剧烈运动。 【更多详情,请下载:流动性框架系列研究之三:宏微观流动性传导与上市公司现金流】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