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多因子系列之四:对价值因子的思考和改进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详情描述
多因子系列之四:对价值因子的思考和改进 本篇报告探讨常用价值因子SP、EP、BP和CFP(我们称为权益价值因子)在构建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去杠杆价值因子,发现去杠杆价值因子在选股能力上较原有的权益价值因子有了显著的提高。 常用的权益价值因子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当价值因子分子的指标会同时影响到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时,常用权益价值的分母仅包含股票市值,分子与分母的含义并不匹配。其次,权益价值未剔除杠杆的影响,当企业盈利水平大于融资成本时,高杠杆会提高权益EP,夸大公司盈利水平。最后,权益价值未区分经营性活动和金融性活动,而投资者更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 构建去杠杆价值因子。为了使因子不受企业杠杆的影响,同时能剥离金融性活动更好地体现企业的核心资产,分母端我们在所有者权益的基础上,加入负债,并剔除部分非核心资产,我们称这一部分资产为经营性净资产,并取这部分资产的市场定价。为了使分子分母匹配,分子端我们选择主营收入,经营性毛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和经营性净资产来匹配分母,并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 权益价值在大市值股票中表现更佳,去杠杆价值因子在中小市值中更有优势。原因子中SP、EP和CFP在沪深300里的选股能力强于中证500,BP在中证500的表现有优势;去杠杆价值因子中SP、CFP在中证500内的表现更佳,去杠杆EP则表现相当。 【更多详情,请下载:多因子系列之四:对价值因子的思考和改进】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