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创板专题研究系列五:科创板的新股定价思路
收藏
纠错
价格免费
详情描述
科创板专题研究系列五:科创板的新股定价思路 注册制下如何对首发IPO进行市场化定价?借鉴海外经验在通过交易所的审查之后到最终确定发行价格之前,公司和主承销商还需要经历预路演(确定初始的发行价格区间)、路演(宣传价值争取最大认购量)、累计投标(实现价格与需求的最佳匹配)三个阶段。港股和美股的新股认购对象皆以机构投资人为主,其中美股新股认购存在“100万美元”的隐性准入门槛,港股虽有面向散户的公开发售的部分不得低于总发行量的10%的规定,但大型蓝筹股可申请豁免权(例如小米集团)。市场化定价背景下,承销商前期设定的指导性发售价存在调整的空间:以纽交所为例,约50%的首发上市的公司最终发行价位于原定发行价格区间,22%的公司最终发售价格大于区间上限,另有26%的公司则小于下限。 香港市场新股定价受供求关系影响,2018年高速发行后破发成常态。2018年港股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率达34%,上市1个月内破发率达82%,上市3个月内破发率达88%,破发率再创历史新高。2010 年以来,纽交所IPO企业首日/30日/90日的平均破发率分别为32%/58%/ 62%;纳斯达克市场IPO企业首日/30日/90日的平均破发率分别为25%/49%/59%。“破发” 的参照系是IPO发行价,个股破发与否或与企业“质地”弱相关,是投资人基于定价估值与市场环境变化、实时调整预期的结果。个股破发成为常态,主要有以下原因: 【更多详情,请下载:科创板专题研究系列五:科创板的新股定价思路】
报告预览
*本报告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